关于接种疫苗的时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说法:
- 1.疫苗可以提前接种:错误:接种疫苗的日期不能提前。不同的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按照其规律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提前接种疫苗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因为儿童的免疫功能可能尚未完全发育,或者受到母传抗体的干扰
- 2.推迟接种会影响疫苗效果:错误:推迟接种不会影响最终的免疫效果,但会推迟疫苗开始产生保护的时间,可能会增加感染相应疾病的风险
- 3.中断接种程序需要重新开始:错误:如果疫苗接种程序中断,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即可,不需要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 4.疫苗接种后立即起效:错误: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充分启动免疫系统。对于多剂次疫苗,需要完成全部剂次才能达到免疫保护的效果
- 5.所有宝宝接种的疫苗都一样:错误:宝宝适合接种什么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如何,与宝宝自身的体质有关。家长在给宝宝选择疫苗前,需要了解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之分,体弱宝宝不适宜接种减毒活疫苗
- 6.接种疫苗后没有反应说明疫苗无效:错误: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与受种者体质有关。多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没有任何反应,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轻微反应。接种疫苗后没有反应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
- 7.自然感染疾病可以替代疫苗:错误:自然感染疾病虽然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相比之下,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受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
- 8.成年人不需要接种疫苗:错误:接种疫苗不是儿童的专利,成年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也需要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成年人接种疫苗不仅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了家人
这些错误说法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疫苗接种产生误解,从而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和覆盖率。正确的疫苗接种知识和态度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