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退休金数额的核心在于增加缴费积累和利用政策优化领取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高缴费基数
- 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政策每年调整一次缴费基数(通常在4月或7月),最高可提高至社平工资的300%,从而增加个人账户金额和缴费指数。
- 企业职工:需与单位协商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避免仅按最低基数缴费。个人缴费比例8%,单位缴纳13%,基数提高后双方缴费均增加。
二、延长缴费年限
- 最低15年基础上多缴: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基础养老金可提升约1%-3%,累计效应显著。
- 补缴或延续缴费:若存在断缴,可补缴1992年7月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或退休后继续缴费至更高年限。
三、参加补充养老保险
-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单位提供时主动参与,企业年金通常个人缴1%、单位缴5%,职业年金个人缴4%、单位缴8%,退休后额外领取。
- 商业养老保险:选择收益稳定的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险,补充社保缺口,尤其适合30岁以上人群提前规划。
四、延迟退休年龄
- 减少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若延迟至65岁,计发月数减少至101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额增加约37%。
- 利用社平工资增长:延迟退休可使养老金计发基数按最新社平工资计算,通常高于早期水平。
五、利用政策倾斜
- 高龄倾斜:多数地区对70岁以上退休人员额外增加养老金,如北京2021年对65岁以上人群每月多发40-70元。
- 艰苦地区补贴:在偏远地区工作或退休,可享受额外5%-10%的养老金上浮。
六、其他优化策略
- 合理规划纳税:退休后通过分拆收入、选择免税投资等方式减少个税,增加实际到手金额。
- 跨地区退休:在社平工资较高的城市连续缴满10年社保,退休时按该地标准领取养老金。
注意事项
- 缴费上限:个人养老金账户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需合理分配资金。
- 地区差异:各地调整方案不同(如北京挂钩养老金水平分档增发),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获取精准测算。
通过以上方法综合规划,可显著提升退休金水平。更多政策细节可参考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