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建造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起,中国科学家就渴望拥有自己的高能物理加速器,但科研工作长期依赖国外数据。1972 年,张文裕等 18 位科技工作者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反映发展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希望,得到总理指示。此后,相关项目陆续推进,历经多次论证和调整,最终确定了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方案。
- 组成部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主要由电子注入器、储存环、探测器及数据处理中心、同步辐射区等部分构成,包含数百种、上万台件高精尖技术专用设备。
- 建设历程:1983 年工程正式立项,1984 年破土动工,1988 年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亮度达到 8×10²⁷/cm².s,1990 年通过国家验收。
- 科学意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上唯一在 τ 轻子和粲粒子产生阈附近研究 τ- 粲物理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装置,也是该能区迄今为止亮度最高的对撞机。它的建成使中国高能物理研究进入世界前沿,取得了如 τ 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同时 “一机两用” 成为众多学科的同步辐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