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的造粒工艺是确保肥料质量和施用效果的关键步骤。常见的复合肥造粒工艺包括高塔造粒、滚筒造粒、喷浆造粒、氨化造粒、圆盘造粒和掺混法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高塔造粒
原理与特点
- 高塔造粒是将原料高温熔浆或熔浆混合物从高空抛撒,在散落过程中边冷却边团聚成粒,再筛分。颗粒因高温过程水分少,不容易结块,颗粒晶莹,卖相好。
- 这种工艺生产的复合肥颗粒均匀、色泽光亮,并且在中间露有清晰可见的小孔。但夏季潮湿,产品也会有吸湿结块现象。
适用范围与限制
- 高塔造粒适用于高氮型复合肥的生产,氮含量不能低于20%,磷含量通常不超过15%。
- 该工艺生产的肥料缩二脲含量较高,接近国家规定的高限值1.5%。
滚筒造粒
原理与特点
- 滚筒造粒是将氮肥、磷肥、钾肥和填充料搅拌均匀后,在滚筒内滚成颗粒状肥料。主要工作方式为团粒湿法造粒,通过水或蒸汽使基础肥料在筒体内调湿后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借助筒体旋转运动使物料粒子间产生挤压力团聚成球。
- 滚筒造粒的配方限制相对较小,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建设周期短等优势。
适用范围与限制
- 滚筒造粒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复合肥生产,但养分混合不够均匀,水溶率和利用率偏低,易流失。
- 颗粒外观一般,颗粒硬度低,容易粉化结块,耐储性差。
喷浆造粒
原理与特点
- 喷浆造粒是借助于蒸发直接从溶液或浆体中制取细小颗粒的方法,多指尿素喷浆。将尿素熔融后喷淋到复合肥造粒装置中,减少尿素粉碎环节,节省费用。
- 喷浆造粒肥料溶解快,但大部分都是高氮配方,氮素大于20%。氮含量低的情况下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就没有使用尿素的必要了。
适用范围与限制
- 喷浆造粒生产的肥料粒度均匀,不易板结,颜色比较白。
- 技术成熟,产品合格率高,但氮含量低,水溶磷低,利用率不如氨化所生产的产品。
氨化造粒
原理与特点
- 氨化造粒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再与合成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硫基复合肥。
- 氨化造粒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养分足、易溶解、易于被作物吸收、质量稳定等优势。
适用范围与限制
- 氨化造粒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小麦、花生、玉米、瓜果、花卉、豆类、果实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 颗粒外形不规则,抗结块能力强。
圆盘造粒
原理与特点
- 圆盘造粒的工艺原理是所有原料混合后进入圆盘造粒,圆盘通过转动使物料团聚成球。
- 圆盘造粒的特点是产品颗粒均匀、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直观,因而在中、小型复合肥厂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适用范围与限制
- 圆盘造粒只适合小规模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配方有限制,只限于粘度不大的料浆或熔料进行造粒。
掺混法
原理与特点
- 掺混法根据养分的配比要求,以多种不发生显著化学反应、颗粒度和圆度基础一致的氮、磷、钾各固体基础肥料为原料,经过一定掺混方法配制成养分分布均匀的掺混肥料。
- 掺混法具有加工过程简单、费用低等优点,但在生产、储运、使用时十分强调多种基础原料颗粒的尺寸、重度和圆度基础一致,使其不致发生混合物结块粉碎和低吸湿点现象。
适用范围与限制
- 掺混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能够保证养分的均匀分布,但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颗粒度和圆度。
复合肥的造粒工艺多种多样,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高塔造粒适用于高氮型复合肥,滚筒造粒和喷浆造粒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复合肥生产,氨化造粒和圆盘造粒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作物,掺混法则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选择合适的造粒工艺需要综合考虑肥料原料的特性、生产规模、成本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复合肥的造粒工艺有哪些常见类型?
复合肥的造粒工艺多种多样,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复合肥造粒工艺及其特点:
-
转鼓造粒(滚筒造粒):
- 特点:通过旋转和挤压,使物料粒子间产生挤压力团聚成球。配方限制较小,投资少,产量高,建设周期短。
-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适用于多种肥料原料。
- 缺点:能耗较高,养分混合不够均匀,颗粒硬度低,易粉化结块。
-
圆盘造粒:
- 特点:所有原料混合后进入圆盘造粒,圆盘通过转动使物料团聚成球。
- 优点: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直观,适合小规模生产。
- 缺点:生产效率低,配方有限制,只适合做低浓度肥料。
-
喷浆造粒:
- 特点:将尿素熔融后喷淋到复合肥造粒装置中,减少尿素粉碎环节。
- 优点:肥料溶解快,颗粒均匀,不易板结,颜色较白。
- 缺点:喷嘴容易磨损,氮含量较低,水溶磷较低。
-
高塔造粒:
- 特点:将复合肥原料高温熔浆后从高空抛撒,颗粒在散落过程中冷却团聚成粒。
- 优点:颗粒光滑均匀,养分释放快,水溶性高,适合追肥。
- 缺点:设备投资大,原料要求高纯,缩二脲含量较高。
-
氨化造粒:
- 特点:结合化学合成与喷浆技术,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
- 优点:造粒均匀,色泽光亮,养分足,易溶解,适合基肥和种肥。
- 缺点:工艺复杂,需要特定的原料和反应条件。
复合肥造粒过程中常见的环保措施有哪些
复合肥造粒过程中常见的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除尘系统:
- 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适用于去除大于5μm的颗粒物。
- 重力沉降室:通过降低气流速度,利用重力使粉尘自然沉降,适用于初步过滤。
- 袋式除尘器:利用滤袋的高过滤性去除细小颗粒物,除尘效果可达99%以上。
- 文丘里洗涤器和喷淋洗涤塔:通过高速气流与液体接触,捕集颗粒物,并进一步吸收有害成分。
-
尾气处理:
- 湿法捕集工艺:如采用稀硫酸溶液洗涤尾气,去除粉尘和氨等污染物。
- 氨水洗涤吸收:特别适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
- 湿式高效除尘脱硫装置:既能除尘又能去除酸性气体,适用于复合肥生产中的废气处理。
-
清洁生产工艺:
- 高塔熔体造粒工艺:属清洁生产工艺,具有能耗低、三废排放少等优点。
- 冷却膜式除尘器:通过物理方式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适用于冷却尾气处理。
-
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 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返回下一批次固体物料的生产中,实现资源回收。
- 洗涤液循环利用:将洗涤液循环使用,减少废水排放。
复合肥造粒工艺对肥料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复合肥的造粒工艺对肥料性能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分含量和肥效
-
高塔造粒:
- 养分均匀:每一颗粒的养分基本一致,促进作物均匀生长。
- 肥效快:易溶解,适合做追肥,养分释放均匀,利用率高。
- 缺点:氮含量不能太低,磷含量不能太高,缩二脲含量较高。
-
氨化造粒:
- 高氮含量:氮含量可超过14%,水溶磷高达95%以上,肥效显著。
- 易溶解:适合做种肥,对种子安全,利用率高。
-
喷浆造粒:
- 氮含量较低:氮含量约12%,水溶磷约80%,利用率不如氨化造粒。
- 技术成熟:产品合格率高,颗粒均匀,不易板结。
-
滚筒造粒:
- 养分混合不均:养分分布不均匀,水溶率和利用率偏低。
- 易流失:颗粒硬度低,易粉化结块,耐储性差。
物理性状
-
颗粒均匀度和外观:
- 高塔造粒:颗粒均匀、色泽光亮,有小孔,不易结块。
- 喷浆造粒:颗粒均匀、颜色较白,不易板结。
- 氨化造粒:颗粒均匀、色泽光亮、外形不规则,抗结块能力强。
- 滚筒造粒:颗粒外观一般、硬度低,易粉化结块。
-
抗压强度和溶解性:
- 高塔造粒:抗压强度高,遇水溶解快,适合各类施肥方法。
- 滚筒造粒:抗压强度低,溶解性差,易受潮结块。
应用场景
- 高塔造粒:适合各种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适合作底肥和追肥。
- 氨化造粒:适合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适合作基肥、种肥和追肥。
- 滚筒造粒:适合干旱年份的短期作物追肥,效果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