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环节,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原料配料与输送
-
原料配比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市场需求,按比例配比氮肥(如尿素)、磷肥(如磷酸盐)、钾肥(如氯化钾)等基础原料。
-
输送系统 :通过皮带输送机将原料送入后续加工环节,确保物料连续供应。
二、混合搅拌与粉碎
-
混合搅拌 :使用卧式搅拌机或盘式搅拌机将原料充分混合,提升肥效均匀性,防止结块。
-
结块粉碎 :通过链式粉碎机等设备将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便于造粒加工。
三、造粒核心环节
-
造粒原理 :利用转鼓造粒机、圆盘造粒机等设备,通过蒸汽喷头将热蒸汽喷入潮湿物料,使物料粘结成圆形颗粒。
-
关键控制 :控制蒸汽量、温度(通常70-80℃)和造粒时间,确保颗粒形状和强度符合标准。
四、质量检测与分级
-
一级筛分 :通过滚筒筛分机初步筛选颗粒,去除过大或过小的不合格品,返回混合环节再加工。
-
二次造粒与烘干 :筛选后的颗粒进入二次造粒机进行精细加工,再通过转筒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达标(约4%-6%)。
-
冷却处理 :烘干后颗粒温度较高,需通过冷却机降温至安全范围,防止结块。
五、成品包装
-
包膜与防结块 :通过包膜机在颗粒外层包裹防结块物质(如防结块粉、油类),提升储存稳定性。
-
定量包装 :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精确称重和包装,确保产品规格一致。
六、关键设备与控制点
-
造粒机 :需定期维护,确保蒸汽供应稳定。
-
烘干机 :温度控制精准,避免过热导致颗粒变形。
-
筛分设备 :需定期清理,防止堵塞影响效率。
七、工艺优化建议
-
根据原料特性调整炉温与蒸汽量,避免氨、粘土等成分因高温结块。
-
采用封闭式生产线减少粉尘污染,提升环保性。
以上流程综合了多个工艺类型中的关键步骤,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具体配方和设备条件进行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