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的正确使用方法需综合考虑施肥方式、时机、用量及环境因素,具体要点如下:
一、施肥前准备
- 土壤测试:通过测试土壤养分含量,确定肥料类型和用量,确保施肥的针对性。
- 肥料选择:
- 优先选用全元复合肥(含氮、磷、钾等元素),并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如沙土、黏土)选择适宜浓度(低、中、高)的肥料。
- 避免在盐碱地使用含氯或铵离子的复合肥,水田慎用含硫酸钾的肥料。
二、施肥方式与时机
- 基肥施用:
- 深施法:播种前将肥料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深度约15-20厘米),避免氨态氮挥发,提高肥效持久性。
- 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肥沃土壤适当减少用量,贫瘠土壤增加用量。
- 追肥施用:
- 沟施/穴施:在苗期、花期等需肥关键期,将肥料施于根系附近并覆土,减少养分流失。
- 滴灌追肥:适用于可溶性复合肥,通过滴灌系统精准施入根系区域,提高利用率。
- 叶面喷施:溶解后喷洒叶片,快速补充养分,但需控制浓度避免灼伤。
- 种肥分离:播种时肥料与种子保持5-10厘米距离,防止烧苗。
三、施肥量控制
- 依据土壤与作物调整:
- 高肥力土壤减少用量,低肥力土壤增加用量(如黑土与沙土小麦种植的差异)。
- 目标产量高时,基肥用量需相应增加(如水稻每亩基肥用量随产量提升调整)。
- 参考标准:基肥一般每亩30-40千克,追肥根据作物长势动态调整。
四、注意事项
- 避免高温干旱时施肥:易导致烧根或养分浪费,追肥后需及时灌溉促进吸收。
- 合理搭配肥料:复合肥可与有机肥混合使用,补充中微量元素。
- 施肥深度与覆盖:深施后覆土,减少挥发;滴灌需防止沉淀物堵塞管道。
五、季节与作物管理
- 最佳施肥期:春秋季(作物生长旺盛期)效果更佳,夏季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 忌氯作物管理:如烟草、马铃薯等,避免使用含氯复合肥。
通过以上方法,可提升复合肥利用率,兼顾作物高产与土壤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