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3-2025年县域经济十强格局呈现以下特点(按GDP总量及综合实力排序):
-
仙桃市
▪️ 2023年GDP达1014.33亿元,是全省首个突破千亿的县级市。作为省直管县改革试验区,依托无纺布产业和“武汉研发+仙桃制造”模式,连续6年稳居中部县域前十。 -
宜都市
▪️ GDP总量920.62亿元,人均GDP超21万元居全省首位。通过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全省平均的2.3倍,连续5年位列全省前三。 -
潜江市
▪️ 以904.92亿元GDP紧追宜都,龙虾产业和化工新材料构成双轮驱动,与宜都市形成激烈竞争。 -
汉川市
▪️ GDP达873.21亿元,拥有26万家民营企业,纺织和金属制品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15%-60%,连续10年入选赛迪百强县。 -
大冶市
▪️ 传统工业强县,GDP863.15亿元,依托铜铁开采和制造业升级保持竞争力。 -
枝江市
▪️ 宜昌代管县级市,GDP855.6亿元,在人均GDP榜单中稳居前四,磷化工转型成效显著。 -
枣阳市
▪️ GDP825.8亿元,2024年逆袭上升至第七位,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为支柱产业。 -
天门市
▪️ 省直辖县级市,GDP712.17亿元,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
钟祥市
▪️ 荆门代管县级市,GDP640.52亿元,农产品深加工和文旅产业特色突出。 -
当阳市
▪️ GDP637.34亿元,人均GDP指标位列宜昌县域前四,绿色建材和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
区域格局特征:
- 宜昌市表现最突出,宜都、枝江、当阳三县市入围,包揽全省人均GDP前三。
- 省直辖县级市占三席(仙桃、潜江、天门),武汉都市圈县域占四席(仙桃、汉川、大冶、枣阳)。
- 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仙桃(54位)、汉川、宜都构成湖北县域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