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矿价格持续下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原因:
一、供需失衡是核心矛盾
-
供应端持续扩张
全球多国(如澳大利亚、智利)加大锂矿开采力度,加上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导致锂矿供应量大幅增加。例如,2024年全球锂矿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远超市场预测。
-
需求端增长乏力
尽管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保持增长,但增速低于供应扩张速度。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仅增长20%,而锂矿需求需依赖电池厂扩产,短期内难以匹配供应增长。
-
库存高企压制价格
全球碳酸锂库存持续高位运行,2024年底库存量创历史新高。材料厂采购意愿受限,锂盐厂因长期亏损无降价动力,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成本与利润压力
-
技术进步降低开采成本
新的锂矿提取和加工技术(如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使单位成本下降10%-20%,削弱了锂矿价格的上涨空间。
-
锂盐厂亏损持续
多数锂盐厂依赖外采矿石,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锂盐行业整体亏损率超60%,导致企业无意愿因原材料小幅降价而调整产品价格。
三、产业链传导机制
-
矿盐倒挂现象普遍
碳酸锂价格长期低于锂矿成本,形成“矿盐倒挂”。例如,2025年2月锂辉石精矿价格下跌1.5%,而碳酸锂价格同期下跌3.5%,加剧了产业链利润压缩。
-
下游需求不确定性
新能源汽车销量受政策、经济周期影响较大。2024年部分车企因库存高企暂停生产,导致锂矿需求锐减,进一步推动价格下跌。
四、其他影响因素
-
贸易政策与汇率波动
贸易限制放松或加强、美元汇率波动(如加息导致美元走强)会影响锂矿进出口成本,间接影响价格。
-
市场预期与资本博弈
市场对锂矿未来供应的预期持续悲观,叠加投机行为,加剧价格波动。
总结
锂矿价格下跌是供需失衡、成本下降、库存高企及产业链利润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价格可能因阶段性供需变化(如贸易政策调整)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市场需通过产能调整和需求复苏实现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