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武案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贪污受贿行为,还牵涉到了地方政治、经济利益以及高层权力斗争。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推测孙善武可能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物或利益集团,这些人物或集团有可能在其落马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孙善武在处理洛阳栾川钼矿企业改制的问题上与某些势力产生了冲突。钼矿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据资料所述,徐州商人滕尚富通过非法手段试图获取钼矿资源,而孙善武在此事中采取了反对立场,试图保护国家资源不受损失。滕尚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在香港注册公司,并声称栾川为其子公司;二是拉拢高层关系,将巨额股份转让给罗干之弟罗刚,以利用其特殊关系打击阻碍他的官员。因此,可以说孙善武得罪了滕尚富及其背后的高层支持者,这些人可能对孙善武进行了报复。
有报道指出孙善武的儿子孙一在接受调查时曾表示,“‘朋友’都是冲着我父亲手中的权力来的”,并且提到“送来的钱也都是‘炸弹’”。这表明孙善武父子的行为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行贿来换取利益的企业家和官员们。这些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揭露或者不满于失去既得利益而希望看到孙善武倒台。
还有信息提到孙善武的案件审理发生在山东潍坊,而不是在洛阳本地。有人猜测这是因为孙善武得罪了罗干等拥有强大影响力的高层人物,而罗干的影响范围覆盖到了潍坊地区。这种地域上的选择可能是为了避免地方势力干预司法公正,但也反映出孙善武确实触及到了一些非常敏感的政治神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孙善武在洛阳任职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城市建设成就,并得到了部分民众的认可,但这也意味着他挑战了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尤其是在涉及土地开发、房地产项目等领域时,更容易引发激烈的对抗。因此,孙善武在推进城市改造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力,甚至遭到反击。
孙善武可能同时得罪了商业巨头、地方官员以及高层权贵等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具体到个人,则包括但不限于滕尚富、罗刚(罗干之弟)等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析基于公开报道的信息,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具体的内幕情况需要更多的官方信息披露才能完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