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下是关于鹤岗在黑龙江省的具体位置及其相关信息的详细介绍。
鹤岗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及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处的平原地区。
- 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
地理坐标
- 鹤岗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39′50″至132°31′00″,北纬47°03′30″至48°21′00″之间。
- 辖区总面积为146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45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 鹤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三江平原向小兴安岭山地过渡的明显上升地段。
- 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面积3300平方千米,占市区总面积的72%。
鹤岗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 鹤岗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降水时空分布悬殊;春季少雨多大风,气温变化剧烈;夏季雨热同季;秋季雨水较少,降温快,初霜冻早。
- 年平均气温为3.8℃,极端最高温度为37.7℃,极端最低温度为-34.5℃。
降水和无霜期
- 年平均降水量为651.5毫米,年无霜期平均值为147天,年积温平均值为2471.1℃。
湿地和水资源
- 鹤岗市境内湿地上河流密集,河漫滩较为宽广,泡沼成群,主要河流有梧桐河、鹤立河、阿凌达河、嘉荫河等。
- 地下水资源丰富,盛产名贵山药材。
鹤岗的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 鹤岗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主要经济支柱包括煤炭和石墨产业。
- 2024年,鹤岗市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80.2亿元,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煤及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步伐坚实。
产业结构
- 鹤岗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 2023年,鹤岗市接待游客505.9万人次,旅游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52%。
鹤岗的历史背景
历史沿革
- 鹤岗市原名“鹤立岗”,取义鹤立河岸边的岗地,因群鹤立于上岗得名。
- 清末随着“东北开禁”,鹤岗所处的“鹤字段”林区荒地逐步得到开发,形成村落属汤原县管辖。
重要历史事件
- 鹤岗因煤矿开采而兴起,1918年随着鹤岗煤田的开采,鹤岗开启了近代化的发展。
- 1945年设立兴山市,1949年改为鹤岗市,1954年随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1960年升格为地级市。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和石墨产业,同时积极转型升级,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和旅游业。鹤岗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逐步发展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