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县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字,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社会变迁。以下是关于甘谷县人口数量及其相关信息的详细分析。
甘谷县人口数量
最新人口数据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甘谷县的总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63.54万人。这一数据反映了甘谷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政策引导和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甘谷县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甘谷县的人口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呈现出“年轻化”与“老龄化”并存的趋势。新生儿的数量有所增加,年轻人口比例逐渐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也在逐渐提高。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甘谷县在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提高方面的成效,同时也提示需要关注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性别结构
甘谷县的人口性别结构基本保持平衡,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比例相差不大。性别比例的平衡反映了甘谷县社会发展的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
甘谷县人口分布
城乡分布
甘谷县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县城及周边地区人口密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种分布趋势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反映了甘谷县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
甘谷县人口发展趋势
人口增长趋势
甘谷县的人口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的引导支持。人口增长的趋势表明甘谷县在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对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迁移情况
甘谷县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较为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人口迁移现象反映了甘谷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也需要关注农村人口减少带来的挑战。
甘谷县的人口数量约为63.54万人,人口结构日趋合理,性别比例基本平衡。人口分布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人口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甘谷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需要关注老龄化问题和农村人口减少带来的挑战。
甘肃省甘谷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甘肃省甘谷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
-
大像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像山石窟现存洞窟23个,以位于山体中部的大佛殿最为著名,是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
-
天门山:国家2A级景区,海拔1500米,有“天门春晓”的美誉。山巅有始建于秦汉、重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的东岳庙,院内有两株珍贵的红白牡丹。
-
姜维文化园:位于县城东5公里的姜家庄,有姜维衣冠冢和姜维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蔡家寺:创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寺内有三国殿、菩萨楼、文昌阁等30余处清代建筑。
-
古坡草原:位于甘谷县南部藉河上游,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以草原风景为主,有石鼓山、黑潭寺等景点。
-
尖山寺:又称灵凤山,位于甘谷西南25公里的尖山之上,1995年被命名为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39%。
-
甘谷县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3989件,涵盖旧石器时代至今各历史年代的文物,特色藏品包括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先秦两汉时期的青铜器等。
甘肃省甘谷县的气候条件如何?
甘肃省甘谷县的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的特点。
气候特征
-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 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350小时,日照率约50%。
- 雨量偏少:年均降水量约为500毫米,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1月至3月雨量较少。
气温
- 年平均气温:约为11.5℃,其中7月平均气温为25.4℃,1月平均气温为-1.1℃。
- 极端气温:最高气温可达39℃,最低气温可达-19℃。
降水
- 年降水量:约为366毫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 降水季节:1月至3月雨量较少,7月至9月降水较多。
无霜期
- 无霜期:约为190天,适宜农作物生长。
甘肃省甘谷县的主要经济产业有哪些?
甘肃省甘谷县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新型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已投产。
- 新能源发电:包括华能甘谷发电公司、古坡风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
-
建筑建材产业:
- 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主要生产脊兽、青砖、青瓦等传统建材。
- 磐安工业示范园:规划占地2000亩,重点发展能源电力、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
农副产品加工与特色农业:
- 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甘谷辣椒、花椒、苹果等优势资源,建设了“甘味”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 设施蔬菜与中药材:磐安设施蔬菜、散渡河流域旱作农业、礼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项目。
-
服装鞋类产业:
- 制鞋产业:甘肃陇山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辛如钿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
-
电力能源产业:
- 华能甘谷发电公司:全面复工复产,2个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
- 风电和光伏发电:古坡三期、陕吉电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
-
文化旅游产业:
- 大像山景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50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6亿元。
- 乡村旅游与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旅游节、特色商品开发等方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