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M分期和pTNM分期是恶性肿瘤分期中常用的两种系统,二者核心区别在于评估依据和时间节点:
TNM分期
- 定义:基于临床检查(如影像学、内镜、活检等)对肿瘤原发灶(T)、区域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进行综合评估的分期系统,称为临床分期(cTNM)。
- 应用场景:用于治疗前评估,指导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方案的制定。
- 特点:
- T(肿瘤原发灶):T0-T4表示肿瘤大小及侵犯深度递增。
- N(淋巴结转移):N0-N3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程度增加。
- M(远处转移):M0表示无转移,M1表示存在转移。
pTNM分期
- 定义:基于术后病理学检查(组织标本分析)对TNM进行修正后的分期,称为病理分期(pTNM)。
- 应用场景:用于术后确定肿瘤实际侵犯范围和预后评估,可能调整术前临床分期。
- 特点:
- 准确性更高,结合病理结果细化T/N/M指标(如胃癌中pT1a/b表示肿瘤侵犯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 可能发现术前未检测到的微小转移灶,影响最终分期。
核心区别
特征 | TNM(cTNM) | pTNM |
---|---|---|
评估依据 | 临床检查(影像、内镜) | 病理组织学分析 |
评估时间 | 治疗前 | 术后 |
准确性 | 相对较低 | 更高 |
示例说明
- 胃癌患者术前影像显示肿瘤侵犯肌层(cT2)、无淋巴结转移(cN0)、无远处转移(cM0),临床分期为Ⅰ期。术后病理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pN1),修正为pT2N1M0,病理分期为Ⅱ期。
通过结合临床与病理分期,医生能更精准制定治疗策略及预测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