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涉及多种修复方法和技术,旨在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及其详细解释。
修复体
定义
修复体是用人工材料制成的替代缺损、缺失的牙齿和口腔软组织的物体。修复体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和美观性。它们可以通过直接修复或间接修复的方式应用于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
类型
- 嵌体: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
- 部分冠: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 全冠:覆盖全部牙冠整个表面的帽状修复体。
- 桩冠:利用桩钉插入残根根管内固位的全冠修复体。
- 桩核冠:在残冠或残根上先形成金属桩核或树脂核,然后再制作全冠修复体。
固定桥
定义
固定桥是利用缺牙间隙相邻两侧或一侧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义齿。
类型
- 双端固定桥:又称完全固定桥,桥体与两端固位体之间均为不动连接。
- 单端固定桥:又称悬臂固定桥,此种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不动连接体。
- 半固定桥:两端基牙所承受的应力不均匀,基牙受力固定端大于活动端。
- 复合固定桥:由以上两种或三种基本类型的固定桥组合而成,一般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牙单位。
种植义齿
定义
种植义齿是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经手术植入失牙区颌骨内或骨膜下,并在穿过牙槽嵴黏膜的种植基桩上制作上部义齿的方法。
优点
- 创伤小:种植义齿的创伤小于传统的固定桥修复,不会损伤两边的牙齿。
- 固位好: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固位力强,使用寿命长。
适用症
- 缺牙数目:适合修复一个或两个缺失牙。
- 缺牙部位: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缺牙,特别是后牙末端游离缺失。
- 基牙条件:基牙应健康,牙冠高度适宜,牙根稳固。
铸造技术
定义
铸造是将固体的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化为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铸入预先制备好的铸型腔内,冷却后凝固成具有铸型腔形状的制品的过程。
常见问题
- 铸件变形:铸件试戴时不能就位或出现翘动、摆动、旋转等现象。
- 铸造不全:在熔铸过程中熔化的合金未能充满整个铸型腔,导致铸件出现部分缺损。
- 铸造收缩:铸件在液态和固态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减小。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包括多种修复体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如嵌体、部分冠、全冠、桩冠和桩核冠。固定桥和种植义齿是常见的固定修复方法,分别利用相邻天然牙和种植体进行修复。铸造技术在修复体的制造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也面临一些常见问题,如铸件变形和铸造不全。了解这些技术和方法有助于口腔修复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修复服务。
口腔固定修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口腔固定修复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修复方法,适用于特定人群,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以下是关于口腔固定修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详细说明:
适应症
- 年龄要求:适用于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20-55岁更为适宜。
- 缺牙数量:适合少数牙缺失的情况,前牙1-4个,后牙1-2个为限,且间隔缺牙不多者。
- 基牙条件:基牙应健康,牙根粗壮且有足够的长度,牙周组织健康,根尖周无病变。
- 咬合关系: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区修复空间适当。
- 口腔健康: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无严重的牙龈炎或牙周炎。
- 全身健康: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接受牙体制备及能合作者。
禁忌症
- 年龄因素:不适宜青少年患者,以免影响正常的牙齿发育。
- 缺牙数量:多颗后牙缺失且基牙条件较差,余留牙不能承受固定义齿过大的咬合力。
- 基牙疾病:邻牙有牙髓或牙周疾病未治疗者。
- 牙槽骨吸收:邻牙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松动度超过Ⅰ度者。
- 缺牙区愈合:缺牙区拔牙伤口未完全愈合,牙槽骨吸收未稳定者。
- 咬合关系:咬合间隙过小,桥基牙的横截面积不够,容易导致桥体折断。
- 夜磨牙症:有夜磨牙症的患者不能做,因夜磨牙会产生较大的咬合力,可能对固定牙造成损伤。
口腔固定修复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
口腔固定修复的常用材料包括金属、烤瓷、全瓷和树脂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金属材料
- 优点:强度高,基牙需要磨除的牙体组织较少,可高度抛光,患者佩戴舒适感较好。
- 缺点:美观性较差,与天然牙的颜色明显不同,通常适用于较隐蔽的后牙固定义齿。
烤瓷材料
- 优点:兼具有金属的机械强度和瓷的美观性能,临床上应用广泛。
- 缺点:对牙龈可能有一定刺激作用,远期存在崩瓷风险,超过一定年限后可能需要重新修复。
全瓷材料
- 优点:硬度大,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美观性更佳,半透明度与天然牙近似,修复后牙龈边缘表现更加自然,可达到仿真效果。
-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
树脂材料
- 优点:美观效果好,相对容易修理,不会对天然牙造成过度磨耗,对咬合力有缓冲作用,制作简单,价格较低。
- 缺点:硬度低,易磨损,化学性能不稳定,易变色和老化,一般适用于做暂时性固定义齿,不适合长期使用。
口腔固定修复的设计原则
口腔固定修复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恢复形态和功能:
- 固定义齿应最大限度地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前牙侧重于美观和发音,后牙则侧重于咀嚼功能。
-
保护基牙及口腔组织健康:
- 尽量保存牙体硬组织,减少磨除量,保护牙髓和牙周组织。
- 设计时应考虑生物力学原则,确保基牙在功能活动中不受损害。
-
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 美观、舒适的固定义齿可以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
严格把握适应证:
- 在进行固定修复前,需评估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确保适合进行固定修复。
-
固位与支持:
- 固定义齿的设计需兼顾固位和支持,确保修复体稳固不脱落。基牙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需考虑牙周膜面积、冠根比等因素。
-
美学要求:
- 特别是前牙修复,需注重美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以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
便于口腔卫生维护:
- 修复体设计应便于患者进行日常口腔卫生护理,减少菌斑积聚和牙周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