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种植牙整体费用暂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部分关联项目可使用医保支付。具体政策如下:
一、种植牙手术费用无法医保报销
- 政策定位:种植牙属于医疗美容或修复类项目,不属于国家医保“保基本”的常规报销范畴,需全额自费。
- 适用范围:医保仅覆盖普通牙科治疗(如补牙、拔牙)及住院费用,种植牙的种植体、手术费、牙冠等核心费用均无法报销。
二、相关基础治疗可部分使用医保
在种植牙流程中,以下项目可通过医保支付或使用医保卡余额:
- 术前检查:如拔除残根、牙龈炎症治疗、口腔全景片、CT检查等,可按普通牙科门诊报销,报销比例约50%-70%。
- 术后药品:消炎药、止痛药等医保目录内药物,可直接刷医保卡支付。
- 医保账户支付:在医保定点机构就诊时,可用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支付种植牙费用(需确保账户状态正常且有足够余额)。
三、费用调控降低整体支出
北京市自2023年4月20日起实施“三位一体”专项治理,大幅降低种植牙费用:
- 医疗服务费调控: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总费用分为四档,如二级及以下公立医院4300元,城六区三级医院5000元(含医事服务费、检查费、手术费等,不含种植体和牙冠)。
- 耗材价格下降:种植体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价格,牙冠实行限价挂网,进一步压缩成本。
四、注意事项
- 定点机构要求:需在医保定点医院或具备资质的口腔机构就诊,且种植体品牌需在医保集采目录内。
- 政策动态关注:医保政策可能调整,建议通过北京市医保局官网或热线(12333)获取最新信息。
综上,北京种牙核心费用仍需自费,但通过费用调控和关联项目医保支付,可一定程度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