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积温带的划分及其变化趋势主要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以下是详细说明:
1. 积温带划分及特点
根据黑龙江省的最新划分,积温带从第一积温带到第六积温带,积温范围从1900℃到2700℃不等,每个积温带对应不同的气候特点和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
-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气候温暖,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等地。
- 第二积温带(2500-2700℃):气候温和,适宜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分布在宾县、依兰县、五常市等地。
- 第三积温带(2300-2500℃):气候温凉,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分布在克山县、依安县、绥棱县等地。
- 第四积温带(2100-2300℃):气候冷凉,适宜种植小麦、杂粮等作物,分布在北安市、逊克县、嘉荫县等地。
- 第五积温带(1900-2100℃):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在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等地。
- 第六积温带(1900℃以下):气候高寒,适宜种植耐寒作物,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
2. 积温带变化趋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气候变暖趋势明显,1961-202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气候变暖导致积温带发生了显著变化:
- 积温带北移东扩:例如,集贤县从过去的第二积温带调整为第一积温带,1991-2020年积温值从2565℃增加到2743℃。
- 积温值增加:1961-1990年的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地区,大部分演变为第一积温和第二积温带。
3. 农业种植调整
积温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 种植品种调整:例如,嫩江市从种植黑河43(需≥10℃积温2150℃)调整为克山1号(需≥10℃积温2250℃),以适应积温带的北移。
- 优质高效品种推广:2023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筛选出适合不同积温带的306个优质高效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大豆等,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4. 气候变化对积温带的影响
2023年,黑龙江省气候总体呈现气温略高、降水略多的特点,这种变化对积温带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种植制度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结
黑龙江省2023年的积温带划分及变化反映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通过科学调整种植品种和优化种植结构,黑龙江省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积温带分布或具体作物种植建议,可以参考相关气象部门的权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