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种类及区别如下:
一、按煤化程度分类
-
褐煤
煤化程度最低,含水量高(40%-60%),挥发分(40%左右),燃烧时火焰大、冒黑烟,固定碳含量低(约20%-30%),多用于发电和低热值场景。
-
烟煤
煤化程度中等(20%-37%挥发分),含灰分(20%-30%),燃烧时火焰长、冒黑烟,粘结性较强,是炼焦和电力行业的主要燃料。
-
无烟煤
煤化程度最高(>90%碳),挥发分低(<10%),燃点高、无黑烟,固定碳含量高(80%以上),主要用于化工、化肥和电力行业的高炉喷吹。
二、按工业用途分类
-
动力煤
主要用于发电厂,要求燃烧效率高、灰分低,如长焰煤、焦煤等。
-
炼焦煤
专为炼焦设计,需具备良好的结焦性和粘结性,如山西焦煤、肥煤等,可生产焦炭、焦油等化工产品。
三、其他分类标准
-
国家标准(GB5751-86)
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等6项指标,将煤分为14类,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焦煤、肥煤、瘦煤、贫煤、贫瘦煤和无烟煤。
-
挥发分分类
烟煤:10%-28%
中等烟煤:28%-37%
高挥发分烟煤:>37%
低挥发分煤:≤10%。
四、补充说明
-
煤化程度与特性 :煤化程度越高,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和灰分越低。
-
中国煤炭资源 :
- 褐煤、烟煤、无烟煤为主流煤种,其中无烟煤和焦煤是炼焦核心原料。
-
产业链关联 :
动力煤主要用于电力生产,炼焦煤用于钢铁行业,无烟煤多用于化工原料。
以上分类方法覆盖了煤炭的主要类型及核心差异,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