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九七医院已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以下是关于改名后的医院名称、改名原因及医院历史背景的详细信息。
改名后的医院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简称71集团军医院)。这一名称不仅延续了医院的悠久历史,还体现了其作为军队医院的性质和使命。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这一名称表明医院在地方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继续承担教学和研究任务。
改名原因
部队改革
根据2018年10月30日的资料,九七医院的更名是由于部队改革,原九七医院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更好地融入军队体系
改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军队体系,提升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这一举措有助于医院在军队医疗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医院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建立与发展
- 建立背景:医院始建于1951年7月30日,最初命名为苏北军区直属医院,后历经多次更名,1954年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 发展历程:医院自组建以来,先后移防多个城市,1978年最终定居徐州。经过67年的发展,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特色科室和技术优势
- 特色科室:医院拥有烧伤整形外科、消化内科、骨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等特色科室。
- 技术优势:医院在重度烧伤救治、肿瘤综合治疗、断指(肢)再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近期发展动态
- 设施升级:医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医疗设施和设备建设,现拥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并展开床位1200张。
- 荣誉和成就:医院多次被军队和地方政府表彰为“优质服务先进医院”、“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等。
徐州九七医院已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同时保留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的名称。这一更名不仅反映了医院在军队体系中的新定位,也展示了其继续承担医疗、教学和研究任务的重要性。医院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科室,未来将继续为军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徐州九七医院现在叫什么名字?
徐州九七医院现在的全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也被称为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历史沿革:
- 1951年:医院组建,最初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 2025年:随着军队医院的改革,第九七医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徐州九七医院的历史背景和管理体系
徐州九七医院,现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严谨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历史背景
- 成立时间:1951年7月30日,最初命名为苏北军区直属医院。
- 历史沿革:先后更名为华东军区第四陆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1978年移防江苏省徐州市至今。
- 重要事件:1991年赴安徽颖上抗洪抢险救灾,多次获得军队表彰。
管理体系
- 隶属关系: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
- 医院性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康复为一体,承担多项部队医疗保障任务。
- 管理体系:作为现代化医院,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
徐州九七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实力
徐州九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实力。以下是对其医疗设备和技术实力的详细介绍:
医疗设备
- 128层PET-CT:用于全身肿瘤、心脏及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
- 双源CT: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适用于心脏、血管及骨骼系统的检查。
- 1.5T核磁共振:用于软组织及神经系统的高清晰成像。
- 大型C臂X光机:适用于心血管、骨科等介入手术的实时影像支持。
- 超9型彩色多普勒:用于心脏、血管及腹部脏器的超声检查。
- 体外循环机:支持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
- 血透机: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
- 腹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用于微创手术,减少患者创伤。
- 光敏治疗仪: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
技术实力
- 烧伤外科:重度烧伤救治。
- 消化内科:肿瘤综合治疗。
- 骨科:断指(肢)再植、关节置换。
- 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 泌尿外科:肾脏移植。
- 神经外科:重型颅脑外伤救治。
- 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
- 理疗科:高压氧治疗。
科研教学
- 教学医院:徐州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临床教学任务。
- 科研成就:近五年开展200余项新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全军青年基金2项等,发表SCI论文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