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局校招并不都是正式工,存在多种情况,以下是具体介绍:
-
与铁路局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校招员工
- 专业对口且符合相关要求的毕业生:铁路局到各大高校进行校招时,对于铁路主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以及部分专科生,如果其在校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高且通过铁路局的面试、笔试等考核环节,会与铁路局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工。比如,某铁路局到某交通院校招聘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学生,经过一系列选拔后,该学生与铁路局签订了劳动合同,被分配到电务段从事相关工作,这种情况下就是正式工。
- 定点院校定向培养的学生:一些铁路局会与特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计划,这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明确了毕业后进入铁路局工作,毕业后直接与铁路局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工。例如,某铁路局与某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该学院为铁路局定向培养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铁路局工作,获得正式编制。
-
先签订三方协议,后续再确定劳动关系的情况
- 部分铁路局在校招时会先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即学校、学生和铁路局三方共同签署的就业协议书。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是正式工,还需要根据后续的体检、实习、考核等情况来确定最终的劳动关系。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通过了铁路局的各项考核,那么就会与铁路局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工;但如果在实习或考核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录用结果,无法成为正式工。
-
劳务派遣形式的校招员工
- 有些铁路局的某些岗位可能会采取劳务派遣的形式进行校招。这种情况下,员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直接与铁路局签订。虽然他们也在铁路局的岗位上工作,但身份是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不过,在一些地区也有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工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转为正式工。
铁路局校招的员工并不全是正式工,具体情况需根据招聘岗位、合同签订方式及后续考核结果而定。因此,应聘者在参加铁路局校招时应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和合同条款,明确自己的用工形式和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