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由于长期在海上工作,面临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容易患上一些特定的疾病。以下是海员容易得的大病及其相关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
患病风险
- 高工作负荷和压力:海员在海上工作,工作负荷重,精神压力大,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预防措施
- 定期体检:海员应定期进行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健步走等。
肌肉骨骼疾病
患病风险
- 机械性损伤:海员在船上长时间工作,缺少体育活动,容易导致肌肉骨骼损伤,如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驾驶员和轮机部船员长时间站立或固定姿势工作,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和肌肉劳损。
预防措施
- 定期锻炼:海员应在工作间隙进行适当的伸展和锻炼,缓解肌肉紧张,预防机械性损伤。
- 改善工作环境:航运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减少对船员身体的机械性损伤。
癌症
患病风险
- 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海员在船上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如石棉、苯、联苯胺等,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癌症的重要诱因,海员在这些方面的暴露也增加了癌症的风险。
预防措施
- 减少有害物质接触:航运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船上有害物质的暴露,如使用环保材料、改善工作环境等。
- 健康生活方式:海员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癌症的风险。
传染病
患病风险
- 封闭环境中的传播:海员在封闭的船舱内工作,人员密度高,容易传播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流感等。
- 国际旅行带来的风险:海员频繁往返不同国家和地区,增加了接触新传染病的机会。
预防措施
- 加强卫生管理:船舶管理方应加强食品和饮水管理,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提高船员的卫生意识。
- 预防接种:海员在出海前应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海员由于长期在海上工作,面临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癌症和传染病等大病。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和加强卫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航运企业和海员自身都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保障船员的身心健康。
海员在海上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海员在海上工作期间,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容易患上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
心血管疾病
- 原因: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
- 预防: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
-
肠胃疾病
- 原因:饮食不规律、食物保存不当、船上卫生条件有限等。
- 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船上食物应妥善保存,避免食物变质;定期进行船舱消毒,保持船舱卫生;发现肠胃不适,及时就医。
-
呼吸道疾病
- 原因:海上气候多变、温差大、空气流通不畅等。
- 预防: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船上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密闭空间内的病毒传播;定期进行呼吸道检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
关节疾病
- 原因:长期在海上工作,环境潮湿,容易导致关节病。
- 预防:注意防寒湿,避免外伤及伤口感染;适当进行关节保健操,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
皮肤疾病
- 原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和皮肤癌。
- 预防:注意防晒,使用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定期检查皮肤,特别是痣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就医。
-
心理健康问题
- 原因:长期海上生活,孤独、焦虑、压力大等。
- 预防: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丰富海上生活,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加强船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团队凝聚力。
船上保健措施
-
传染病预防
- 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在海员中广泛地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对海员进行预防接种;如发现传染病,应立即采取紧急医疗预防措施,并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
-
外伤预防与救治
- 对海员进行外伤包扎、固定与搬运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船上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
健康教育
- 船医应经常对海员进行航海保健学、环境医学、航海心理学等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海员的自我保健意识。
-
营养与饮食管理
- 重视海员伙食调配,合理营养对维护海员健康、防止疾病、保证作业安全、提高作业耐力都具有积极意义;应控制热量摄取,减少动物性脂肪、糖、胆固醇、盐和酒精的摄入量,增加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素、蛋白质等。
海员在海上生病时如何自救?
海员在海上生病时,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常见疾病的自救方法
-
心脑血管疾病
- 症状:胸闷、心悸、胸痛、气紧、晕厥等。
- 自救措施:及时休息,服用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如果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靠岸就医。
-
输尿管结石
- 症状:腰背部疼痛、血尿、恶心、呕吐等。
- 自救措施:多喝水,做蹦跳动作,避免服用止痛药,尽快就医。
-
急性阑尾炎
- 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压痛等。
- 自救措施:禁食禁饮,避免使用止痛药,呼叫同伴协助,尽快送医。
急救措施
-
心肺复苏(CPR)
- 适用情况:心跳呼吸骤停。
- 操作步骤:拨打12395求救,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
外伤处理
- 止血:使用指压动脉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或止血带。
- 包扎: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
- 固定: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
晕厥处理
- 措施:将患者平躺,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意识和呼吸,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求救方式
- 拨打海上搜救电话:12395,寻求专业救援。
- 利用通信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卫星电话或其他通信设备联系岸基支持。
预防措施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 定期体检:在出海前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的自救和急救技能。
海员在海上生病后如何获得医疗救治?
海员在海上生病后,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医疗救治:
-
判断疾病类型和紧急程度:需要确定船员所患疾病的类型和紧急程度。常见的紧急疾病包括心脏病、中暑等,这些疾病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
-
通知相关人员:立即通知船上的医生(如果有的话),或者通过船舶的通讯设备联系岸上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
-
初步急救: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如心肺复苏、止血、氧气供应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转移至医疗机构:一旦病情稳定,尽快将患者转移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转移过程中需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所有的医疗措施和急救过程,并及时通知相关的保险公司和船公司,以便后续的保险索赔或安全检查。
-
使用医疗应用程序:一些船舶可能配备了专门的医疗应用程序(如Marine Doctor),船员可以通过这些应用程序获取医疗建议和指导,帮助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