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块少送时可采取以下处理措施,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
及时沟通与报备
立即与施工方、监理单位及检测机构协商,明确试块短缺的具体情况并备案,为后续补救措施提供依据。若涉及质检站监督,需同步报备检测结果(如回弹合格报告可替代试块数据)。 -
补充试块送检
- 同条件试块补救:若工程进度允许,可在满足“等效养护龄期(≥600℃·天且≤60天)”条件下补送同条件试块,检测结果可作为有效依据。
- 标养试块补送:需确认检测机构是否接受补送,部分机构允许在未拆模或未进入下一工序前补送。
-
替代检测方法
- 回弹法检测:对试块缺失部位进行回弹检测,合格报告可直接作为质量验收依据。
- 钻芯取样或超声检测:若回弹结果存疑,可采用其他无损/微损检测方法验证结构强度。
-
加强后续管理
- 分析试块少送原因(如生产疏漏、流程不规范),优化试块制作、运输及送检流程。
- 建立双重确认机制,确保试块数量与规范要求一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注意事项:若试块漏送导致质量争议,需保留书面沟通记录及检测报告作为证据,必要时通过第三方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