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面阶段下雨确实会影响施工质量,具体影响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主要影响
-
表面质量受损
雨水会冲刷混凝土表面,导致水泥浆流失、表面流浆、起砂或反沙现象,影响楼板外观和防水性能。
-
强度发展受阻
若雨水渗入未凝固的混凝土,会稀释混凝土成分,降低早期强度,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隐患。
-
养护困难
雨水会干扰混凝土正常养护,增加开裂风险,尤其是高温天气下需延长养护时间。
二、应对措施
-
及时覆盖保护
-
小雨 :若混凝土已初凝(约4-8小时),可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避免雨水直接冲击。
-
中雨/大雨 :必须停止浇筑,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收光补强,或对受冲刷部位进行剔凿修复。
-
-
调整施工方案
-
雨天暂停混凝土浇筑,预留施工缝,雨后继续施工时振捣密实。
-
下暴雨时,需对已入仓混凝土进行遮盖,防止稀释。
-
-
加强养护管理
-
混凝土浇筑后前7天需洒水保湿,气温高时延长至半个月,低温时至少21天。
-
表面积水需及时排除,避免影响碳化性能。
-
三、注意事项
-
材料调整 :小雨时可适当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胶比,但需确保混凝土流动性。
-
质量检测 :若补强后强度不达标,需设计专项方案。
-
规范操作 :初凝前必须完成浇筑,避免因延误导致质量事故。
总结 :混凝土收面阶段遇雨需根据雨量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小雨可短暂通行但需调整配合比,中雨以上必须暂停施工并修复表面损伤,同时加强养护管理以确保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