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中的核心参数,用于反映样本中目标基因的初始含量。其核心含义及解读如下:
一、基本定义
-
技术原理
CT值全称循环阈值,指在qPCR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首次达到预设检测阈值所需的循环次数。该数值与起始模板的核酸浓度呈负相关,即初始拷贝数越多,达到阈值所需的循环次数越少。 -
检测意义
CT值越小,表示样本中目标基因含量越高(如病毒载量大);CT值越大,则目标基因含量越低。
二、应用场景
-
病原体检测
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CT值用于判断病毒载量:- N基因CT值≥35(同时ORF基因CT值≥35)时判定为阴性;
- CT值<30通常提示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较强。
-
基因表达分析
在科研领域,CT值可比较不同样本间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三、数值范围解读
CT值范围 | 意义 | 备注 |
---|---|---|
<20 | 目标基因含量极高(强阳性样本) | 常见于早期感染或高病毒载量 |
20-30 | 目标基因含量中等(阳性样本) | 需结合临床判断感染阶段 |
30-35 | 目标基因含量较低(弱阳性/临界值) | 可能需复测确认 |
>35 | 通常判定为阴性 | 但需考虑实验灵敏度差异 |
四、注意事项
- 实验变量影响:引物设计、试剂效率、仪器性能等均可能影响CT值,需通过标准曲线校准以提高准确性。
- 非绝对定量:CT值反映相对含量而非绝对浓度,需结合标准品或内参基因进行数据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