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在中医肿瘤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擅长治疗肺癌,提出扶正培本、佐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诊治各种癌症患者50多万例,在控制病灶、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等方面疗效显著。
-
张代钊:中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被誉为中医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案,注重在放化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手段减轻患者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
朴炳奎: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研制出专治晚期肺癌的新药“肺瘤平”膏(益肺清化颗粒前身)。创建“四结合三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并强调“扶正培本”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主导地位。
-
周岱瀚: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中医肿瘤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擅长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倡导“带瘤生存”的治癌理念。首倡肿瘤放疗所致“放射病”按“热毒”论,并据此制定了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案。创制了中药“直肠滴注”、“外敷”等肿瘤外治法,以及国内首个肺癌中成药鹤蟾片。
-
罗樾之:有着一剂定乾坤的治疗特点,在脑胶质瘤、肝癌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显著疗效。自拟了“二天四生抗胶瘤合剂”、“罗氏二夏二蛇合剂”、“罗氏灼口清润合剂”、“肝康方”等十大肿瘤特效方剂。
-
孙桂芝: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首席研究员和特需门诊专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她提出的“健脾益肾、扶正培本”疗法,旨在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对抗肿瘤,减少化疗副作用。
-
王晞星: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负责人等职务。同时还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等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临床贡献采用了“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肝癌治疗法,并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
潘敏求:从医四十余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众多肿瘤患者。他提出的“癌毒”病机创新理论,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在此理论基础上,他采用“消癌解毒”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编写了《中华肿瘤治疗大成》《中医内科治疗大成》《潘敏求黎月恒医案精华》《肿瘤特色方药》《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肿瘤科分册》等多部专著。
-
吴勉华:在临床中始终坚持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用药取旨醇正,每以轻灵变通、不伤正气为度,因势引导,发挥机体抗病力为要点,和缓治之。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课题等。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和著作,其中包括与张伯礼院士共同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该书获得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特等奖。
-
徐经世:在中医肿瘤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他创立了“扶正安中”大法等学术新观点,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提出的“治肝三十二字法”、“治脾胃三原则四要素”等理论方法,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
这些中医肿瘤专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和深厚的造诣,他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