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特效药120万一针确实存在,但需结合以下要点理解其性质、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1. 药物性质及真实性
-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并非传统药物,而是指CAR-T细胞免疫疗法,属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以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新型治疗手段。
2. 适用疾病范围
- 有效领域:主要用于部分血液系统肿瘤,如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部分患者治疗后实现肿瘤完全缓解或长期存活。
- 局限性:对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等)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风暴、神经毒性等),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3. 价格高昂的原因
- 个体化制备:需提取患者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和扩增,流程复杂且需严格质控。
- 研发及生产成本:涉及基因工程、临床试验及长期跟踪监测,成本极高。
- 专利与市场因素:作为前沿技术,专利保护及小规模应用进一步推高价格。
4. 疗效与风险
- 成功案例:国内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 非“根治性”:即使短期有效,仍存在复发风险,且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益。
5. 患者选择建议
- 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类型、经济能力及耐受性,结合副作用风险综合决策。
- 目前医保覆盖有限,部分患者需依赖商业保险或援助项目。
综上,120万一针的CAR-T疗法是真实存在的癌症治疗手段,但仅适用于特定类型肿瘤,且需理性看待其疗效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