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是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快速、直观地检测生物样本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胶体金颗粒的高电子密度和颜色反应特性,结合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目标物质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
一、主要应用领域
-
医学诊断
- 传染病检测:如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登革热病毒等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检测。
- 激素检测:妊娠相关激素(如HCG)、甲状腺激素等。
- 蛋白质检测:如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IgG)等。
-
生物学研究
- 用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领域,标记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
其他领域
- 食品安全检测(如毒素、抗生素残留);
- 环境监测中的特定污染物筛查。
二、技术特点
- 操作简便:无需复杂仪器,适合现场或基层使用。
- 快速高效:通常在15-30分钟内可读取结果。
- 高特异性: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减少交叉反应。
- 直观显色:通过红色/粉色色带或斑点判断结果,肉眼可见。
三、优缺点
- 优点:稳定性强、成本低、无放射性污染。
- 局限性:灵敏度低于分子检测方法(如PCR),可能出现假阳性/阴性结果。
四、技术原理补充
胶体金通过静电吸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标记物。当样本中的目标物质与标记的胶体金-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在试纸条上迁移并与固定抗体结合,形成显色带。不同粒径的胶体金可呈现颜色差异(如红色、紫色),便于结果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