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年天气记录显示,全国气候总体呈现异常特征,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具体表现如下:
1. 气温变化
- 全国平均气温: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历史次高,仅次于2021年。
- 区域高温情况:甘肃、湖北、四川和新疆四省(区)的平均气温均创下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记录。
- 高温日数: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6.4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浙江、福建、四川、重庆等13个省(市)的高温日数也创下历史新高。
2. 降水分布
- 全国平均降水量:2022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0%,为2012年以来最少。
- 降水分布不均:
- 偏多地区:吉林降水量偏多35%,为1961年以来最多;辽宁偏多39%,为第三多。
- 偏少地区:上海、安徽和宁夏降水量偏少二成,而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7月至11月持续高温少雨,遭遇夏秋连旱。
3. 极端天气事件
- 暴雨过程:2022年全国共出现3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春末夏初的“龙舟水”强袭珠江流域,导致汛情严重。
- 干旱情况:南方地区夏秋连旱影响严重,长江流域中旱以上干旱日数达77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 寒潮与沙尘: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寒潮和沙尘天气,其中沙尘暴过程较常年略偏少。
4. 气候事件总结
2022年被列为“气候异常显著”的一年,全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和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同时暴雨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一年的气候特点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的复杂性。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数据或具体月份的天气情况,可以进一步查询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2年气候公报》或相关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