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这封信是在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与战友同宿时,在夜深人静之际,怀着满腔悲壮和对妻子的深切眷恋所写下的。当时,他考虑到即将到来的起义充满生死未卜,于是决定给妻子留下最后的家书。
书写材料
根据多方资料,《与妻书》是书写在一块白方巾上的。这块白方巾可能是当时常见的随身物品,便于携带和书写。林觉民在信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他将笔墨与泪水交织,倾诉了自己的无尽眷恋和慷慨赴死的决心。
书写背景
林觉民在写《与妻书》时,正面临即将到来的广州起义。他在信中提到,起义失败后,有人将这封信秘密送回他的家中。信中不仅有对妻子的深情告别,还表达了他为国家大义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书写方式
信是从右向左书写的,这是中国古代书信的常见格式。信中字迹越来越小,反映了林觉民在写作时的情绪逐渐激动,直至难以继续书写。这种书写方式也体现了“纸短情长”的意境,令后人读之动容。
作品意义
《与妻书》不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篇充满革命豪情和家国情怀的抒情散文。它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林觉民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这封信被誉为“字字泣血”,感人至深,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遗产。
《与妻书》不仅因其书写材料而具有历史价值,更因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而成为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