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险”)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简称“灵活就业险”)在性质、缴费方式和待遇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异,因此 不可以合并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两者性质与缴费方式不同
-
城乡居民险
属于 社会救助性养老保险 ,由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共同构成,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养老需求,待遇标准较低。
-
灵活就业险
属于 社会保险 ,完全由个人自主缴费,缴费基数和待遇水平与缴费金额直接相关,属于缴费多寡与待遇挂钩的制度。
二、缴费年限与待遇计算规则差异
-
城乡居民险按年缴费,待遇按月发放,不累计缴费年限。
-
灵活就业险按月缴费,按年结算,缴费年限连续计算,退休后按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基础养老金+约30%个人账户养老金。
三、政策规定与操作限制
-
无法同时参保
根据社保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参保形式,若同时缴纳城乡居民险和灵活就业险,需停掉其中一种。
-
待遇享受冲突
若已参加灵活就业险并缴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将按灵活就业险规定领取养老金,无法再享受城乡居民险的待遇。
四、特殊情况处理方式
- 若灵活就业人员因缴费年限不足无法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可申请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城乡居民险仅计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合并。
总结
城乡居民险与灵活就业险因制度定位不同,无法直接合并。建议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养老需求选择适合的参保方式。若需提高养老金待遇,可优先选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确保缴费年限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