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自检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检测前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处理、结果判读以及使用后处理等步骤。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指南。
检测前准备
洗手
使用流动清水或手部消毒液清洗双手,确保双手干净。这是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细菌或病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阅读说明书
仔细阅读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说明书及注意事项,了解检测流程和操作要求。说明书是操作指南,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标准,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结果偏差。
检查试剂
检查试剂是否在保质期内,检查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内容物是否有缺失或破损。如试剂过期或内容物缺失、破损应及时更换。使用过期或破损的试剂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可能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环境要求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一般要求在14℃-30℃常温条件下,避免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导致检测结果异常。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有助于试剂的稳定性和反应的准确性。
样本采集
鼻拭子采样
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4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确保采样量足够且覆盖鼻腔黏膜,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口咽拭子采样
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口咽拭子采样可以覆盖更多的黏膜表面,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样本处理
拭子处理
将采集样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充分混匀和洗脱样本可以确保样本中的病毒颗粒被充分检测。
滴入检测卡
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将拭子头液体挤干后,将拭子弃去。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确保样本均匀分布在检测卡上,避免局部过浓导致假阳性结果。
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
“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阳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存在病毒,需要进一步确认。
阴性结果
“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阴性结果表明样本中未检测到病毒,但仍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无效结果
“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无效结果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或样本问题,需要重新采样和检测。
使用后处理
垃圾处理
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结果报告
如果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应当立即向所在物业、社区(村镇)报告,由物业、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阳性结果的及时报告和处理是控制疫情扩散的重要环节。
核酸自检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检测前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处理、结果判读以及使用后处理等步骤。每一步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