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大豆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升了品质和抗逆性,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产大豆品种介绍
黑农86
黑农8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190008。该品种以黑农48为母本,黑农35×绥98-6227-7 F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株高90cm,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41.74%,脂肪含量20.37%。生育日数118天,活动积温2350℃。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99.2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5.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13.2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9.2%。
黑农86以其高产、高蛋白和良好的抗病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表现优异,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合农85
合农85是黑龙江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之一,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50001。该品种为北方春大豆中早熟高油型品种,生育期平均119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2cm,主茎17.3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7.2cm,单株有效荚数41.1个,单株粒数89.5粒,单株粒重17.8克,百粒重20.1克。粗蛋白含量39.24%,粗脂肪含量22.17%。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吉林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合农85以其高油和高蛋白含量,适宜在多个积温带种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黑农531
黑农53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04。该品种以鹏豆158为母本,合丰55×抗线虫12号的F1代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株高85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黑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3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8.17%,脂肪含量22.34%。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抗灰斑病,耐根腐病,耐菌核病,耐盐碱。
黑农531以其高抗性和高产潜力,特别是在盐碱地表现优异,适合在黑龙江省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
种植技术要点
科学选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性强的品种,杜绝越区种植。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病粒、瘪粒、破损粒,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科学选种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基础,选择适宜品种和优质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和生长势,减少病虫害发生。
高标准整地
秋整地起垄地块,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进行顶凌镇压,防止跑墒。土壤化冻12-15厘米时采用重耙或重耙与旋耕联合作业,再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高标准整地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为大豆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产量。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和品种特性,科学确定适宜播期。一般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土壤湿度较大时可适当推迟播期。适期播种可以确保种子在最佳条件下发芽生长,避免因低温或干旱导致的生长障碍。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需肥规律,结合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公顷施纯N为30~45kg、P2O5为80~110kg、K2O为40~55 kg,或等养分的复合肥。科学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大豆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市场需求和应用
市场需求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预计突破70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5%以上。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350元以上,并优先向大豆种植倾斜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
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提升。
应用前景
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如合农81、黑农84等,因其在产量和品质上的优势,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品种不仅提高了大豆的单产水平,还满足了市场对高油大豆的需求。
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黑龙江省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大豆品种,如黑农86、合农85和黑农531等。这些品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升了品质和抗逆性,适合在黑龙江省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科学选种、高标准整地、适期播种和科学施肥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技术。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高产大豆品种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推动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