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5矿粉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综合了原料处理、粉磨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料预处理
- 矿渣预处理
对低活性酸性矿渣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元素(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提高矿渣的活性成分(如钙、硅、铝等)的活性。此步骤是提升矿渣粉水化性能的关键。
二、粉磨工艺
- 研磨设备选择
采用立磨或球磨机进行研磨。立磨因研磨效率高、成品细度均匀、能耗低,是S95矿粉生产的首选设备。球磨机则多用于大规模生产,但需配合高效筛分系统。
- 配比与混合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原料:
-
钒钛矿渣(70-80份)
-
高炉矿渣(20-30份)
-
激活剂(1-3份,如格雷斯SCJ809)。通过宽口下料仓和立磨的冲击研磨作用,将物料细化至满足细度要求(80%≤50μm,比表面积≥380m²/kg)。
三、后处理与质量控制
- 筛分与分级
通过筛分设备将矿渣粉分为不同粒径等级,确保产品细度均匀性。超细粉体(≤10μm)占比30-40%,以满足S95级的高标准。
- 活性检测
对产品进行水化活性测试,确保28天水化活性达到95%以上,7天水化活性≥70%。通过优化配方和工艺参数实现活性提升。
- 物理性能检测
包括比表面积、化学成分(钙、硅、铝等含量)及物理性能(密度、流动性)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比表面积≥380m²/kg,活性指数≥95)。
四、设备与技术优化
-
立磨系统 :采用垂直结构,结合重力和离心力提升研磨效率,降低能耗。
-
环保要求 :配备除尘系统,实现绿色生产。
总结
S95矿粉的生产需通过预处理提升活性、精细研磨保证细度、严格检测确保性能,并选择高效设备优化工艺。整个流程需协同控制,以满足高强度混凝土等工程应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