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的修补方案应根据损坏的具体情况、程度以及预期的使用需求来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补方案及其适用场景:
1. 裂缝修补
裂缝是混凝土路面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宽度小于0.5毫米的非扩展性表面裂缝,可以采用压注灌浆法进行修补 。如果裂缝较为严重,则需要考虑扩缝灌浆法或直接灌浆法 。这些方法主要目的是填充裂缝,防止水分侵入导致进一步的损害,并恢复路面的整体强度。
2. 坑洞与孔洞坑槽修补
对于较小面积的破损如坑洞或裂缝等,局部修补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首先清理干净受损区域,去除松散的混凝土和杂物,然后用与原路面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进行填充修补 。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路面的破损,但需要较长的养生期以确保修补材料达到足够的强度。
3. 使用MMA聚合物快速抢修料
对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的破损区域,MMA聚合物快速抢修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种材料具有超强的抗折强度和出色的力学性能,在固化过程中体积稳定,不存在收缩现象 。它具备优秀的抗冻融能力,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并且能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迅速凝固,为冬季严寒环境下的道路抢修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冲击压路机的应用
冲击压路机可以通过其震动和冲击碾压的特点,帮助改善和恢复路面的质量,增强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有裂缝、破损、沉降等问题的混凝土路面修复,能够有效压实不均匀的基层,减少微裂缝扩展,增强路面的抗疲劳性。
5. 快速修补材料的应用
快速修补材料如抢修宝BC砼路面修补料,专门针对起皮、露骨等一些路面表层病害设计,可实现超薄层修补,高强的抗压和粘结强度对病害部位能够及时修补 。这种材料使用方便、简单易操作,不用大型机械,养护成本低,且快捷修补完成后2个小时就可以开放通行。
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最佳的修补方案往往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技术的组合。例如,先使用压注灌浆法处理裂缝,再通过冲击压路机增强整个路面的密实度和抗疲劳性;或者在局部破损严重的区域使用MMA聚合物快速抢修料进行修补,同时利用传统水泥材料对周边较轻的损伤进行加固 。
最终的选择应该基于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裂缝的大小和分布、坑洞的深度和范围、交通流量以及可用资源等因素。还需考虑到修补后路面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以及对交通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修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