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2024年11月完成了调整,并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调整新增了91种药品,涉及肿瘤用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等多个领域,使得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了3159种,其中包括西药1765种和中成药1394种。
在这些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占据了26种(包括4种罕见病用药),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有15种(含2个罕见病用药),罕见病用药则增加了13种。还有抗感染用药7种、中成药11种、精神病用药4种以及其他领域的用药21种。这次调整不仅丰富了医保药品的选择范围,而且特别提高了对肿瘤、慢性病、罕见病以及儿童用药的保障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竞争,其中89个成功进入目录,成功率高达76%,平均降价幅度为63%。这一举措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轻超过500亿元的经济负担。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实施对于参保群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药品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获得。例如,全球首款不限癌种的天价靶向药物拉罗替尼已被纳入医保目录,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具有NTRK基因融合的多种实体肿瘤。这无疑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了方便参保人查询具体的医保药品信息,国家医保局提供了微信公众号“微服务”中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以及专门的“国谈药”配备机构查询入口。通过这些工具,参保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到哪些药品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以及它们的具体分类和报销比例等详细信息。
随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落地,各地也纷纷召开药事会以确保新的药品能够顺利进院。截至当前,已有26个省份明确了召开药事会的时间安排,大部分地区要求在2025年2月底前完成这项工作。此举旨在保证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更新其用药目录,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并保障参保患者的合理用药权益。
2025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显著提升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服务能力与覆盖范围,特别是在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了政府持续关注民生福祉,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决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