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大涉黑案件,其中一些案件因涉案人数众多、犯罪手段恶劣、社会影响广泛而备受关注。以下是对其中几起重大涉黑案件的详细分析。
案件背景
查某等13人涉黑案
2018年11月,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查某等人放高利贷、暴力收债。经过调查,发现查某自2014年起成立鑫森投资公司,实施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
该案件展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查某等人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也是对人民群众安全的严重威胁。
吴传斌等13人涉黑案
2005年以来,吴传斌为谋取巨额经济利益,拉拢多人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把持基层政权,称霸一方。
吴传斌案件揭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基层的渗透和危害,特别是在把持基层政权和称霸一方方面,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王志林等18人涉黑案
1998年起,王志林以家族势力为基础,纠集人员实施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毁坏财物等犯罪活动,积累经济实力,逐渐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王志林案件展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暴力手段树立非法权威,并通过非法活动积累经济实力,进一步巩固其地位,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主要犯罪活动
暴力催收和非法放贷
查某等人通过设立鑫森投资公司,以高利贷和暴力催收为主要手段,实施“软暴力”和直接暴力行为,强迫借款人签订虚增高额债务合同。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借款人的经济剥削,更是对其人身安全的严重威胁,反映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残忍和狡猾。
强迫交易和敲诈勒索
吴传斌等人通过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手段,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严重破坏市场秩序。这些行为直接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破坏了经济秩序,反映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经济领域的非法控制和剥削。
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
王志林等人多次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犯罪活动,树立非法权威,欺压百姓。这些行为不仅对被害人造成了直接伤害,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体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残暴和无理。
法律判决
查某等13人涉黑案
一审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名,判处查某有期徒刑十九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成员分别判处一年二个月至十年不等有期徒刑。
该判决体现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严厉打击,通过重刑重罚,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秩序。
吴传斌等13人涉黑案
一审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名,判处吴传斌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成员分别判处十七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该判决同样体现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严厉打击,通过严厉的刑罚,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王志林等18人涉黑案
一审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名,判处王志林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成员分别判处十四年至一年十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该判决再次体现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严厉打击,通过重刑重罚,有效遏制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稳定。
社会影响
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
这些涉黑案件的侦破和审判,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治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恢复,经济发展得到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法律震慑和正义彰显
通过对涉黑案件的严厉打击,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社会正义的信心。法律的震慑力和正义的彰显,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也是对社会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贵州毕节的重大涉黑案件,通过严厉打击和审判,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这些案件的处理,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增强了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和对社会正义的信心。
贵州毕节涉黑大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和团伙成员有哪些?
以下是贵州毕节涉黑大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和团伙成员:
黔西县杜飞鹏等17人涉黑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杜飞鹏
- 团伙成员:其他16名成员(具体名单未详细列出)
赫章县胡占奎等14人涉黑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胡占奎
- 团伙成员:其他13名成员(具体名单未详细列出)
纳雍县龙德江等12人恶势力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龙德江
- 团伙成员:龙文艺、龙文懂、龙涛、龙吕等11名成员
大方县张迁等4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张迁
- 团伙成员:李朝杰、彭青、余磊
织金县王志林等18人涉黑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王志林
- 团伙成员:冯克中、杨鹏、王超、文健、王治秀、张兰、王健、徐世才、王治海、王佳能、彭学荣、王棋生、杨鹏、杨兵、王治宽、邬刚、杨正巍
赫章县罗成等13人黑恶势力案
- 主要犯罪嫌疑人:罗成、罗睿(外号:莽子)、吴添翼
- 团伙成员:龙宇航(外号:小航)、陈义衡(外号:莽幺妹)、章傲然(外号:小幺妹)、聂宗权(外号:小熊猫)、陈雄(外号:熊猫)、邓成龙(外号:小龙)、樊烛、吴长城(外号:小肥球)、周旭、范伟龙
贵州毕节涉黑大案是如何被侦破的?
贵州毕节涉黑大案的侦破过程体现了公安机关的坚定决心和智慧,以下是几个关键案件的侦破过程:
1. 鲁跃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案
- 案件背景:2019年1月30日,毕节七星关公安分局对鲁跃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案进行集中收网,一举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67人。
- 侦破过程:办案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头号人物”鲁跃的“零口供”。民警们通过大量证据,包括234卷卷宗和4600余份材料,逐步将鲁跃团团围住,最终成功侦破案件。
- 结果:该案共刑事拘留144人,涉及体系内涉黑成员34人,破获刑事案件28起,扣押现金59.1万元,收缴枪支4把,收缴管制刀具76把。涉黑成员分别被判处2年至20年有期徒刑。
2. 查刚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 案件背景:2019年9月25日,七星关分局对查刚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进行立案侦查。该案涉及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如“虚增债务”“制造银行流水”“虚假诉讼”“胁迫逼债”等。
- 侦破过程:办案民警充分运用法律法规,破解了“认定难”问题,最终成功侦破案件。
- 结果:2020年6月26日,七星关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件涉案人员作出判决,没收犯罪嫌疑人查刚、张猛、李高致的个人全部财产。查刚等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最终维持原判。
3. 王某林涉黑案
- 案件背景:王某林因涉嫌组织卖淫、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被举报。
- 侦破过程:在陈继高的组织指挥下,通过对个案的抽丝剥茧,梳理证据,逐步揭露了王某林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事实。
- 结果:2019年9月20日,王某林在织金县城关镇被抓获归案,随后该涉黑集团宣告覆灭,一批国家工作人员也纷纷落入法网。
贵州毕节涉黑大案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贵州毕节涉黑大案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影响
-
破坏社会治安:涉黑组织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例如,吕良某等人涉黑案中,该组织通过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手段,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
-
影响基层政权:一些涉黑组织通过操纵、扰乱基层选举,把持基层政权,残害百姓,称霸一方。例如,胡占奎等人涉黑案中,该组织利用宗族势力,操纵基层选举,严重破坏了基层政权的稳定。
-
损害民众信心:高官落马事件,如潘发勇的被查,引发了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影响了民众对未来的信心。政府需要通过透明的调查过程和公正的处理结果,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
经济影响
-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涉黑组织通过非法手段控制市场,垄断经营,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例如,吕良某等人涉黑案中,该组织通过贿赂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控制煤炭运输和销售市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
影响经济发展:涉黑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不仅直接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了毕节市的经济发展。例如,高某某家人涉黑案中,周建琨的干预行为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影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
-
增加社会治理成本:涉黑案件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同时,涉黑组织的存在也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