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种植体集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医疗改革政策,其目的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种植牙耗材价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以下是关于种植体集采的详细信息:
1. 背景与目标
种植体集采由四川省医保局牵头,联合全国各省份组成省际采购联盟,旨在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种植体及相关耗材的价格,同时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患者负担,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种植牙服务。
2. 关键数据
- 价格降幅:种植体集采后,拟中选产品平均价格降至 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 55%。
- 覆盖范围:本次集采汇聚了全国近 1.8万家医疗机构 的需求,涉及 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的 72%。
- 患者费用节约: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费用约 40亿元。
3. 中选企业与产品
- 本次集采共有 55家企业 参与,其中 39家企业拟中选,中选率为 71%。
- 中选企业既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如瑞士的士卓曼、韩国的登腾和奥齿泰,也包括国内企业如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
- 集采产品覆盖了种植体、修复基台、愈合基台、转移杆、种植体替代体等耗材,材质包括四级纯钛及钛合金,性能更优,临床认可度更高。
4. 政策实施与患者影响
- 落地时间:种植体集采结果及配套牙冠耗材的竞价挂网价格预计将于 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 在各省陆续落地实施。
- 患者费用变化:以常规种植牙为例,集采后费用明显下降。例如,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如果无需植骨或其他手术,单颗种植牙的费用可降至 7000元以下。
- 患者受益:由于价格下降,种植牙服务的可及性大幅提升。例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患者数量环比增长 117%。
5. 政策意义
种植体集采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种植牙费用,还通过规范医疗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流程,提升了口腔种植服务的整体质量。同时,民营医疗机构的广泛参与(占医疗机构总数的80%)进一步方便了患者享受价格适宜的服务。
总结
种植体集采通过集中采购和价格调控,显著降低了种植牙相关费用,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更多患者将受益于这一改革,种植牙服务也将更加普及和规范。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政策或中选企业信息,可以参考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