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对象识别纳入监测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旨在确保那些面临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家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农户申请及承诺授权:有需要的农户可以向当地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表明他们希望被纳入监测对象,并签署承诺授权书,允许相关部门查询其家庭资产等信息。农户还可以通过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手机APP或者拨打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电话来提出申请。
-
入户核查:收到申请后,村两委组织相关人员会在2日内对申请农户进行入户核查,填写《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并由农户确认签字。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核实农户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了解其实际生活状况。
-
民主评议:接下来是民主评议环节,这一步骤要求在入户核查后的2日内完成。评议会可以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两委扩大会议的形式举行,以确定哪些农户应该被列为初选监测对象。评议过程中,参会人员会对每户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
村内公示和数据比对:通过村级评议的监测对象初选名单将在村里公示至少5天。同时,乡(镇)会对民主评议提出的监测对象名单进行汇总,并上报给县(市、区)乡村振兴部门开展数据比对。这一过程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重复工作。
-
乡镇审核:乡(镇)将对各村上报的监测对象初选名单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监测对象认定乡(镇)核查表》。核查表需由农户户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镇)干部三方签字确认。审核完成后,名单会被报送至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审定公告。
-
县级审定公告:最后一步是由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对乡镇上报的监测对象名单进行审定,并发布公告。一旦批准,这些监测对象的信息将被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流程中,各地可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例如,在某些地区,如果农户收入高于监测范围但因突发事件导致严重困难,也可能被纳入监测对象。对于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还需特别注意是否符合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的标准。
监测对象识别纳入监测程序是一个严谨且细致的过程,它不仅关注农户的经济状况,还考虑到了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