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位图是口腔医学中用于标识牙齿位置和编号的重要工具,以下为详细说明及示例:
1. 牙位图的基本结构
牙位图将口腔分为四个象限,通过垂直线和水平线将口腔分为左右两侧和上下两部分:
- 垂直线:将口腔分为左右两侧,左侧为医生视角的右侧,右侧为医生视角的左侧。
- 水平线:将口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为上颌,下方为下颌。
每颗牙齿在牙位图中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于标识其在口腔中的具体位置。
2. 牙齿的分类及编号
牙齿按功能和位置分为以下四类,每类牙齿在牙位图中都有对应的编号:
(1)切牙(门牙)
- 功能:主要用于切断食物。
- 数量:共8颗(上下各4颗)。
- 编号:
- 上颌:1(中切牙)、2(侧切牙)
- 下颌:1(中切牙)、2(侧切牙)
(2)尖牙(犬牙)
- 功能:用于撕咬和支撑面部。
- 数量:共4颗(上下各1颗)。
- 编号:
- 上颌:3
- 下颌:3
(3)前磨牙(双尖牙)
- 功能:协助撕裂和咀嚼食物。
- 数量:共8颗(上下各4颗)。
- 编号:
- 上颌:4(第一前磨牙)、5(第二前磨牙)
- 下颌:4、5
(4)磨牙(大牙、智齿)
- 功能:主要用于研磨食物。
- 数量:共12颗(上下各6颗,包括智齿)。
- 编号:
- 上颌:6(第一磨牙)、7(第二磨牙)、8(第三磨牙)
- 下颌:6、7、8
3. 牙位编号规则
牙位编号通常采用以下两种系统:
(1)Palmer记录法(医生视角)
- 上颌:从中间向两侧依次编号为1、2、3、4(切牙)、5、6、7、8(尖牙和磨牙)。
- 下颌:从中间向两侧依次编号为1、2、3、4、5、6、7、8。
(2)象限编号法
- 将口腔划分为四个象限,用“+”、“-”表示位置:
- “+6”表示右上6号牙(第一磨牙)。
- “-6”表示左下6号牙(第一磨牙)。
4. 牙齿的形状与功能
- 切牙:形状扁平,主要用于切断食物。
- 尖牙:尖锐,用于撕咬坚韧食物。
- 前磨牙:牙冠呈菱形,用于搅拌食物。
- 磨牙:牙冠宽大,用于研磨食物。
5. 示例图
根据和,以下是牙位图和编号示例:
- 上颌:1、2、3、4(切牙)、5、6、7、8(尖牙和磨牙)。
- 下颌:1、2、3、4、5、6、7、8。
如需更详细的图片示例,可参考以下资源:
通过以上信息,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牙位图的划分规则及每颗牙齿的功能和编号。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