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疾控)针对学生常见的疾病发布了多项健康指南和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学生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
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染性强,尤其在冬春交替季节高发。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建议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及时接种。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水痘传染性极强,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感染对象。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的主要方法,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去人员密集和环境密闭的地方活动。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在集体单位如学校和托幼机构造成传播流行。勤洗手、不食用生冷食物、饮用干净的饮水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症状包括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建议适龄儿童接种。疾病流行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其他常见疾病
近视
近视是青少年常见的眼病,主要由于用眼卫生不当导致睫状体过度紧张而形成。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疲劳等。预防近视主要通过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如光线充足、姿势端正、劳逸结合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必要时佩戴眼镜。
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疾病,主要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细菌侵蚀牙齿。症状包括牙齿疼痛、牙龈红肿等。预防龋齿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
营养不良和肥胖
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由于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导致。症状包括体重异常、生长发育迟缓等。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提供均衡的营养餐,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等。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
疫苗接种
及时接种各类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麻疹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疫苗接种计划。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场所,强化食品和饮用水管理。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学校和家庭应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辽宁省疾控发布的学生常见病预防指南涵盖了多种传染病和其他常见疾病。通过加强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保持环境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辽宁疾控学生常见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根据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以下是辽宁地区学生常见的疾病种类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学生常见病种类
-
呼吸道传染病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等。
-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特征为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
-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症状包括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发热等。
-
肠道传染病
-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症状包括呕吐和腹泻,传染性强。
-
其他常见病
- 近视:视力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青少年中。
- 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有关。
- 龋齿: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常见疾病。
预防措施
-
家庭防护
- 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隔离。
- 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咳嗽时遮挡口鼻。
-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力。
- 积极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水痘疫苗。
-
学校防护
- 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如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等。
- 保持教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定期清洁消毒。
- 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
-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
辽宁疾控学生健康体检项目有哪些
辽宁疾控中心开展的学生健康体检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基本项目:
- 形态指标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 内科检查:心、肺、肝、脾,血压,肺活量
- 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 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外耳道与鼓膜、外鼻、嗅觉、扁桃体
- 眼科检查:眼外观、远视力、屈光度
- 口腔科检查:牙齿、牙周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入学体检已测过的可以不测)
-
可选择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 眼位、色觉、外生殖器、胆红素等
-
特定项目(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体检项目):
- 沙眼检查
- 肺活量
- 胸围
- 结核菌素实验(PPD试验)
辽宁疾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疾控)在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防护等方面。
辽宁疾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 心理危机风险: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危机风险,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
- 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因封闭管理和社交隔离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 普遍性问题: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
- 特定群体问题: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应对策略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
- 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讲座和心理沙龙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的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培训,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 线上心理支持:开通公益心理援助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组织系列网络专题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 心理健康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节的方法。
- 家庭与社会支持: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 自我调适:教导学生通过调整认知、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提升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