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有职工医保,子女可以使用自己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父母支付医疗费用。这一政策称为医保家庭共济,旨在通过授权使用个人账户资金,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医疗费用负担问题。
家庭共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家庭共济的定义
家庭共济是指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以通过办理家庭共济账户,将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授权给家庭成员使用,用于支付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用。
家庭共济的范围
家庭共济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将共济范围扩大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
办理家庭共济的条件和步骤
办理条件
- 参保人条件:家庭共济账户的创建者必须是职工医保的参保人。
- 家庭成员条件:共济成员必须是创建者本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且这些成员也必须参加了基本医保(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办理步骤
- 线上办理: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渠道,找到并打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进行线上办理。
- 线下办理:对于操作智能设备困难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以在线下医保大厅办理。
家庭共济的注意事项
医保卡使用的原则
家庭共济政策“共济”的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卡个人账户的钱,而非医保卡本身。就医购药必须使用患者本人的医保卡。
法律后果
- 冒名就医:不使用本人医保卡进行挂号就医是“冒名就医”,轻则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重则构成违法犯罪。
- 法律责任: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涉及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还构成诈骗罪。
医保卡使用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
- 冒名就医:不使用本人医保卡进行挂号就医是“冒名就医”,轻则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重则构成违法犯罪。
- 法律责任: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涉及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还构成诈骗罪。
父母没有职工医保,子女可以使用自己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父母支付医疗费用。这一政策通过家庭共济实现,前提是家庭成员也必须参加基本医保,并且需要办理家庭共济账户。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共济政策仅共济个人账户的资金,医保卡本身不能共用,冒名使用他人医保卡将面临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