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8年11月1日发布,并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旨在规范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工作,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 采矿
- 建筑
- 交通
- 农业
- 林业
- 畜牧业
- 渔业等工程项目
标准的主要内容
监测范围与时段:
- 监测范围涵盖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所有重要区域,例如弃土(石、渣)场、取土(石、料)场、大型开挖(填筑)区、施工道路以及临时堆土(石、渣)场等。
- 监测时段从项目开工前到项目竣工后的全过程,具体时间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监测内容:
-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等
监测方法与频次:
-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遥感监测、问卷调查等。
-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内容、范围及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监测点布设:
- 根据监测目标和区域特点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水土流失防治评价:
- 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防治效果及目标达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评价方法包括对监测分区、监测时段的统计分析,并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措施体系进行对比。
监测成果及报告编制:
- 标准要求监测成果应包括数据记录、分析报告等,报告需清晰、准确反映监测结果。
标准的意义
- 规范监测工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 提高监测质量:通过明确监测指标、方法和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技术支撑: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评估及验收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参考来源
- 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获取该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上述来源或相关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