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旨在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种植牙材料、技术和服务成本,从而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口腔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详细解读。
政策背景和意义
政策背景
- 高值医用耗材治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治理,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了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
- 市场需求和民生痛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种植牙需求高速增长,但收费不规范、费用负担重等问题突出,成为民生痛点。
政策意义
- 减轻患者负担:通过集采和价格治理,显著降低种植牙的总费用,预计全省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近4亿元。
-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集采政策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口腔种植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主要内容
实施范围和采购量
- 产品范围:包括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等,分为四级纯钛和钛合金两个产品系统类别。
- 机构范围:省内所有已通过国家耗材联采办平台填报需求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
- 协议采购量:涉及1657家医疗机构,合计首年协议采购量约28.3万套,占全国总量的10%。
采购周期
从2023年4月20日起至2026年4月19日,周期为3年。
主要任务
- 中选产品挂网和签订合同:各平台及时完成中选产品的信息维护、挂网工作和购销合同签订。
- 公布协议采购量:明确协议期内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系统,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
实施时间和参与机构
实施时间
自2023年4月20日起正式实施。
参与机构
所有开展口腔种植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参加,动员其他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与。
价格变动及其影响
价格变动
- 种植体价格: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价55%。
- 医疗服务价格:全省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500元,平均降幅超35%。
- 牙冠价格:牙冠挂网价格平均降50%。
影响
- 患者负担减轻:单颗常规种植牙总费用从15000元左右降至7000元左右,预计全省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近4亿元。
- 医疗机构竞争:价格下降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影响
患者影响
- 费用降低:种植牙总费用显著下降,患者负担减轻。
- 选择多样化:患者可以通过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或公众号查询全省口腔种植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服务。
医疗机构影响
- 利润压缩:种植牙集采和价格治理压缩了高利润项目的盈利空间,部分依赖传统收费模式的门诊面临收入下滑的困境。
- 数字化转型:为应对利润下降,医疗机构需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数字化种植方案,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种植牙的总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促进了口腔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对医疗机构的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推动了行业向数字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患者在选择服务时,应关注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确保获得高性价比的种植牙服务。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影响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
公立医疗机构:
- 成本降低:通过集中采购,公立医疗机构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高质量的种植牙材料,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 价格规范:政策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政府指导价收费,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全流程费用不得超过4500元,这促使医疗机构在定价上更加透明和规范。
-
民营医疗机构:
- 竞争加剧:集采政策使得公立医院的服务价格下降,民营机构需要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来吸引患者,竞争压力加大。
- 价格调整:虽然民营机构可以自主定价,但政策建议其参照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制定合理的价格,以避免客户流失。
对患者的影响
-
费用降低:集采政策实施后,单颗种植牙的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达到55%,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减少。例如,广州市的单颗种植牙价格限价在4300-4500元之间。
-
选择更多:随着价格的降低和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负担得起种植牙,种植牙的普及率有望提高。同时,患者可以选择更多的医疗机构和服务方案。
-
服务质量提升:集采政策不仅降低了价格,还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医疗机构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患者。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流程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流程如下:
实施范围
- 采购主体:省内已通过国家耗材联采办平台填报口腔种植体系统需求量的医疗机构(含驻粤军队医疗机构)。
- 品种范围:四川联采办公布的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 协议采购量:首年协议采购量为医疗机构在国家耗材联采办平台确认的协议采购量。
采购周期及协议采购量
- 采购周期:从2023年4月20日起至2026年4月19日,周期为3年。
- 协议采购量:每年签订采购协议,续签时原则上不低于前一年整体实际使用量,不低于同中选企业上年协议采购量的90%。
- 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系统,并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超出部分仍按中选价格供应。
主要任务
- 完善系统功能:各采购平台及时完成中选产品的信息维护和产品挂网工作。
- 组织签订合同:采购主体、中选品种生产企业、配送企业按中选价格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 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医疗机构畅通中选产品的采购、进院和使用环节,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系统。
- 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政策:医疗机构按要求与企业及时结清货款,时间不得超过交货验收合格后次月底。
- 动态更新采购目录信息:四川联采办和省药品交易中心动态公布最新中选产品信息,医疗机构按相关规定采购。
工作要求
-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按时完成协议签订等工作。
- 监测执行进度:做好中选结果执行进度、货款回款等监测工作。
- 关注企业履约情况:密切关注中选企业履约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 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医护人员的政策解读。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对种植牙价格的影响
广东种植牙集采政策自2023年4月20日起全面实施,对种植牙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
整体价格大幅下降:集采政策实施后,广东地区种植牙的平均价格降低了55%,牙冠价格也下调了50%。单颗种植牙的价格从之前的15000元左右降至7000元左右,部分情况下甚至更低。
-
限价政策:广东省对公立医院的种植牙医疗服务设定了4500元的上限,部分地区不超过4300元。这一限价政策确保了种植牙总花费脱离了“万元时代”。
-
覆盖范围广泛:集采政策不仅影响了公立医院,还覆盖了1600多家民营医院,推动了整个口腔医疗市场的价格下调。
-
种植体和牙冠价格下降:集采后,种植体的价格平均降低了55%,部分高端欧美品牌的价格从1万元以上降至1850元,中端韩国品牌的价格从6000-8000元降至770元左右。牙冠的价格也平均降低了50%,不同材质的牙冠价格均有明显下降。
-
需求释放:由于价格大幅下降,种植牙的需求显著增加。许多之前因价格过高而犹豫的患者现在能够负担得起种植牙费用,导致口腔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