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2元
根据2024年全国及部分省份发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信息,结合计算公式和示例,2024年退休待遇计发基数情况如下:
一、计发基数范围
- 全国范围
多数省份采用 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作为计发基数,但存在地区差异。例如:
-
上海 :12307元/月(2024年数据)
-
北京 :11883元/月
-
西藏 :11546元/月
-
广东 :9307元/月
-
天津 :9232元/月
-
湖北 :6746元/月
-
广西 :6847元/月
-
河南 :6849元/月(网传数据)
-
江西 :6916元/月
- 部分地区特殊调整
-
北京 :2024年统一以11883元/月为计发基数,保障新退休人员权益
-
青海 :2024年计发基数为8202元/月,较2023年增长249元
二、计发基数调整影响
- 基础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公式为: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计发基数} \times (1 + \text{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例如,某职工退休时计发基数为8202元,缴费指数0.6,缴费29年,则基础养老金为:
$$
\frac{8202 \times (1 + 0.6)}{2} \times 29 \times 1% \approx 1987.47 \text{元}
$$
- 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前参保人员)
计算公式为:
$$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text{计发基数} \times \text{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times 1996 \text{年对应的月数} \times 1%
$$
例如,1970年参保人员退休时计发基数为7953元,缴费指数0.8,缴费25年,则过渡性养老金为:
$$
7953 \times 0.8 \times 195 \times 1% \approx 1238.4 \text{元}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计发基数与缴费基数差异
计发基数通常高于或等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保障退休人员待遇
- 地区差异对待遇的影响
同一缴费指数下,计发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 补发机制
部分地区(如上海、北京)直接采用新基数核算待遇,无需补发差额;其他地区可能通过重新核定补发差额
以上数据综合自各地官方公告及权威平台信息,具体待遇需结合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及地区政策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