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方言属于 中原官话商阜片 ,具有以下特点:
-
声母 :宿州方言共有23个声母,包括f、h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不混,古精组字今读分尖音和团音,影疑母开口洪音字今读舌根浊擦音y。
-
韵母 :韵母共有39个,古成、深、山、臻四摄舒声字今读鼻化韵,泥母遇摄舍口一等字今韵母读uη,陌麦二韵字今韵母读ei,德韵字今韵母读uei,庄组遇摄合口三等字今韵母多读UO。
-
声调 :单字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古清、次浊入声字今多读阴平,全浊入声字今多读阳平,但有例外。
-
儿化现象和异读情形 :宿州方言存在较普遍的儿化现象和异读情形。
-
常用表达 :宿州方言中有一些常用的口头禅和表达方式,例如“治啥来/弄啥嘞”表示问你在做什么,“我类乖乖”用于表达惊讶或感叹,“要血命”表示真要命或吐血,“别呈脸”表示摊上事了,“ZUA来”用于询问你在做什么,“一个能咋”表示一个人办不成什么事,“真得劲”表示很舒服或爽,“白徐了”表示不耐烦,“白肉了”表示墨迹,“胡吊扯”表示瞎说或不靠谱。
-
地名借喻 :宿州方言中还有一些地名借喻的例子,例如“下芜湖”在庐江方言中表示小孩夜里尿床的意思。
-
古官话背景 :宿州方言在古代属于北方官话,是当地方百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间俚语,具有地方特色,丰富了地方百姓的乡土文化精神生活。
这些特点使得宿州方言在中原官话中独树一帜,既保留了古官话的发音特点,又融入了地方文化的独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