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它以其丰富的陶瓷文化和历史背景而闻名。以下是关于景德镇的详细信息。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
-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约5256平方千米。
交通网络
景德镇交通便利,拥有皖赣铁路、九景高速公路、206国道、景德镇机场和昌江水运,构成了现代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景德镇的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 景德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属于楚国东南境。秦代属九江郡番县,汉代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为吴地。
- 东晋设镇,始称“昌南”,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浮梁”,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定名“景德镇”。
现代发展
-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从浮梁县分出复置景德镇市,1953年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 近年来,景德镇在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江西省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景德镇的行政归属
行政区划
- 景德镇市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和昌江区,共有13个街道、39个乡镇、182个社区居委会、473个村委会。
- 2023年末,景德镇市常住人口为161.6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13%。
经济状况
- 2023年,景德镇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1.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7.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54%。
- 景德镇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景德镇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它以其丰富的陶瓷文化和历史背景而闻名。景德镇在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归属、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景德镇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吗?
景德镇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具体来说,它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
基本信息
- 地理位置: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紧邻安徽省,处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
- 面积与人口:全市土地面积为5256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162.19万人。
- 行政区划:景德镇市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
历史沿革
景德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称为新平镇,后更名为昌南镇。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经济与文化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地,被誉为“瓷都”。它不仅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存。
景德镇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朝代的都城?
景德镇在历史上从未成为任何朝代的都城。它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作为世界著名的“瓷都”,尤其在宋代以后,因瓷器生产而闻名于世。
历史沿革
- 春秋时期:景德镇地区属于楚国东部边境。
- 秦朝:景德镇为番县的一部分,属九江郡。
- 东晋时期:开始设置“新平镇”,标志着该地区行政地位的提升。
- 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设置新平县,从鄱阳县分离出来。
-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瓷器质量优良,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予此地,改名为“景德镇”,并成为皇家御用瓷器产地。
陶瓷产业
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始于汉代,但真正兴起是在唐宋时期。宋代时,景德镇的瓷器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尤其是青白瓷(影青瓷)。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的制瓷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中心。
景德镇以什么闻名于世?
景德镇以独特的陶瓷文化闻名于世,被誉为“瓷都”。以下是具体介绍:
悠久的制瓷历史
- 历史沿革:景德镇的制瓷业起源于汉代,北宋景德年间因烧造御用瓷器质量优异,得到皇帝赐名“景德镇”。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艺达到了巅峰,皇家御窑厂设立于此。
- 历史地位: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精湛的制瓷技艺
- 技艺种类: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复杂且精细,主要包括选料、炼泥、成型、施釉、绘画、烧制等多个环节。其中,青花瓷、粉彩、斗彩、玲珑、颜色釉等多种技法和品种各具特色。
- 技艺传承:景德镇建立了多个陶瓷相关的博物馆和教育机构,如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和研究人员。
丰富的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景德镇保留了全世界最丰富、最完整的陶瓷文化遗存,拥有瓷业遗址160处、老里弄108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5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3200余人。
- 申遗进展:景德镇正在积极推进御窑厂遗址等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争向世人展现“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时代风貌、世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