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是确保透析用水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其消毒方法及相关要点:
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 :使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乙酸和柠檬酸等。次氯酸钠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和价格低廉的优势,能有效清除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但其消毒液浓度水平必须达到 200 mg/L(以有效氯含量计),作用时间 20 min。过氧乙酸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的化学灭菌剂,其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大的氧化能力及过氧化氢和乙酸的协同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氧化蛋白质和酶中的硫键,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使酶失去活性从而使微生物死亡。柠檬酸通过加热至 80℃以上,利用其酸性改变细胞内的 pH 值,进而影响细菌的代谢过程,并直接对菌体细胞造成伤害,从而杀灭细菌。
热消毒 :通过高温处理杀灭微生物,标准是水温≥80℃,持续时间≥10min。操作简单,可在透析治疗以外的预订时间自动执行。不适用消毒液,无需延长冲洗时间,只需要很短的冷却时间。
臭氧消毒 :臭氧发生器是把氧气通过电晕放电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转换成臭氧,浓度范围在 0.2~0.5mg/L 的臭氧被注入到水路中,并保持接触时间为 10min。在系统开始冲洗排放到排水管之前,臭氧必须以转换回氧气的形式从系统中去除。
消毒频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 版)》规定,每月需进行 1 次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检测,保持细菌数量≤100 cfu/ml,且细菌数量>50 cfu/ml 应进行干预;至少每 3 个月进行 1 次内毒素检测,保持透析用水内毒素≤0.25 EU/ml 及透析液内毒素≤0.5 EU/ml。
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 :应根据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合理选择消毒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损伤。
消毒过程监控 :在消毒过程中,需确保消毒剂在系统中充分循环,达到所有需要消毒的部位,并保持足够的接触时间。同时,要监测消毒剂的残留浓度,确保在透析治疗开始前所有的消毒剂残余物都已被去除。
设备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透析水处理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包括检查设备的密封性、管路的完整性等,以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消毒不彻底或消毒剂泄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