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疫苗流程表是确保鸡群健康和提高成活率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鸡苗疫苗流程表,涵盖了从出壳到成鸡的各阶段疫苗接种时间和方法。
鸡苗疫苗流程表
1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注射0.2毫升,进行首次免疫。
7日龄
新城疫疫苗:滴鼻或饮水免疫,使用新支H120滴鼻稀释在36毫升滴瓶里,每瓶800只鸡左右。
14日龄
法氏囊炎疫苗:饮水免疫,使用法氏囊多价活疫苗。
21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52疫苗:饮水免疫。
30日龄
新城疫疫苗:皮下注射0.3毫升,进行第二次免疫。
45日龄
禽流感疫苗:皮下注射0.5毫升。
60日龄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滴鼻、滴口、滴眼。
疫苗种类和选择
马立克氏病疫苗
马立克氏病疫苗有CVI988液氮苗和HVT异源冻干苗两种,选择时应考虑疫苗的保护力和成本。
新城疫疫苗
新城疫疫苗有多个血清型,选择时应根据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进行选择,常用的有H120和H52。
法氏囊炎疫苗
法氏囊炎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疫苗两种,选择时应考虑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疫苗有多个血清型,选择时应根据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进行选择,常用的有H5和H9。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抗体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评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鸡群在接种后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道症状、精神状态等。
病毒载量检测
通过PCR等方法检测鸡群中的病毒载量,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
鸡苗疫苗流程表涵盖了从出壳到成鸡的各阶段疫苗接种时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确保疫苗的有效性是提高鸡群免疫力和成活率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测和观察鸡群的反应,可以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鸡苗疫苗的接种时间
鸡苗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如下:
刚出壳的小鸡
- 马立克疫苗:一般在孵化场进行,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如果使用单价苗或在发病严重的鸡场,可在10日龄重复免疫一次,以降低发病率。
7日龄
- 新城疫疫苗:使用Ⅳ系苗,滴鼻或滴眼接种。
11日龄
- 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滴口或滴鼻接种。
14日龄
- 法氏囊疫苗:使用中毒株疫苗,滴口接种。
18日龄
- 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使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0.3毫升。
21日龄
- 新城疫二免:饮水接种。
25日龄
- 法氏囊疫苗:饮水接种。
27日龄
- 新城疫、鸡痘疫苗: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毫升肌肉注射。鸡痘苗于翅膀下穿刺接种。
30日龄
- 新支H52疫苗:皮下注射。
35日龄
- 鸡痘疫苗:刺种接种。
40日龄
- 新城疫H52疫苗:饮水接种,同时禽流感H5、H7打针接种。
50日龄
-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滴鼻、滴口、滴眼接种。
60日龄
-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使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小二联),肌肉注射0.5毫升。
90日龄
- 大肠杆菌疫苗:肌肉注射1毫升。
110日龄
- 新城疫、传支、减蛋三联油苗:胸部肌肉注射。
120日龄
- 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油苗:肌肉注射0.5毫升。
鸡苗疫苗的接种方法
鸡苗疫苗的接种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对于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免疫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鸡苗疫苗接种方法及其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接种方法
- 注射法:适用于马立克疫苗等,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具体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颈部皮下或腿部肌肉,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注射剂量准确。
- 饮水法:适用于新城疫H52疫苗等,将疫苗溶解在饮水中,让鸡通过自行摄取。需注意饮水器要充足且放置均匀,确保所有鸡能在短时间内饮到足够量的疫苗。
- 眼鼻滴剂法:适用于新城疫120疫苗等,将疫苗滴入鸡的眼睛或鼻孔中。操作时需确保每只鸡都能均匀接触到疫苗。
- 喷雾法:适用于新城疫Ⅱ、Ⅲ、Ⅳ系疫苗等,通过喷雾器将疫苗以雾化形式喷洒到鸡的身体表面。需注意喷雾时要密闭鸡舍,避免阳光直射。
- 刺种法:适用于鸡痘疫苗,使用专用接种针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需注意刺种后要观察刺种部位,确认免疫成功。
注意事项
- 疫苗质量:选择经过合格检测的疫苗,检查疫苗的包装是否完好,过期或破损的疫苗不可使用。
-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推荐时间表和养殖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 接种工具和环境卫生:接种前要对接种工具、容器和接种场所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接种剂量:按照疫苗的说明书准确计量和使用疫苗,避免接种剂量过少或过多。
鸡苗疫苗的接种效果评估
鸡苗疫苗的接种效果评估是确保鸡群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鸡苗疫苗接种效果评估的详细分析:
评估方法
- 抗体水平检测:通过检测鸡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来判断免疫效果,常用的方法包括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HI(血凝抑制试验)等。
- 病原学检测:对疫苗免疫后鸡群中病原体的存在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对鸡舍环境、鸡粪和鸡肉等样品进行病原体分离和鉴定,常用的技术有PCR(聚合酶链反应)。
- 现场观察:对鸡群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观察鸡的行为、生长状况和食欲等。
- 流行病学调查法:通过对疫苗接种动物和未接种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来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
- 动物试验法:通过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和感染病原体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其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确定保护率、开始产生免疫力时间、免疫保护期等指标,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
影响因素
- 疫苗质量和保存:疫苗的质量和保存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疫苗接种的效果,疫苗应该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并且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 用法用量:疫苗的用法用量也是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接种疫苗时应该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进行免疫接种。
- 免疫时环境因素:鸡在接种疫苗时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到疫苗接种的效果,鸡处在环境卫生不理想的条件下,接种疫苗时也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
- 鸡的健康状况:进行疫苗接种的鸡必须健康和易感的,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如果鸡营养缺乏或有病,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
- 母源抗体水平:母鸡经过免疫以后,其抗体经过蛋传递给雏鸡,如果在母源抗体较高时进行疫苗接种,就会降低疫苗的效力或不产生免疫作用。
- 鸡的日龄:雏鸡从出壳开始,其免疫力的产生是随龄期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例如6周龄以内的鸡所产生的免疫力一般是短期的,在育成期仍需进行疫苗接种。
- 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后,有时会产生一种疫苗抑制另一种疫苗的现象,从而使另一种疫苗免疫失败,达不到控制疫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