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医保住院报销的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报销比例调整
提高报销比例:部分地区提高了居民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例如,城乡居民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在一级医疗机构及以下可达90%,二级医疗机构为80%,三级医疗机构为65%。
连续参保激励:对于连续参保的居民,部分地区会提高报销比例。例如,连续参保3年以上,大病报销比例提高5%;连续参保5年以上,门诊报销比例提高3%,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最高可达85%。
起付线调整
降低起付线:部分地区的医保起付线有所降低,使参保人员可以更早达到报销条件。例如,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分别为:一级100元、二级400元、三级600元。其中,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6周岁以内的儿童,一个自然年度内,第四次起免起付线。
报销范围扩大
扩大医保目录范围:新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医保药品和诊疗项目的报销范围,尤其是将更多慢性病、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门诊用药费用可以按比例报销。
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部分线上诊疗服务和药品费用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合规的互联网医院就诊,并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异地就医报销
简化异地就医报销流程:新规定进一步简化了异地就医备案和报销流程,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小程序在线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后可直接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实时结算,无需垫付费用。
特殊群体保障
特殊群体保障加强:新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包括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例如,部分地区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医保缴费由政府全额补贴,同时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
其他规定
直接刷卡结算与零星报销:自2025年1月1日起,除医保系统原因或涉及第三方责任等基金不予支付情形外,可直接结算的费用均需在医院直接结算,参保地医保部门将不予零星报销。
待遇享受:参保人员在非待遇享受期内(含未参保或在待遇等待期内)入院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员在入院或出院时处于非正常参保状态的,其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以上是2025年居民医保住院报销的一些主要新规,具体政策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参保人员关注当地医保部门发布的具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