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凡,被誉为“中国疫苗之父”,是中国现代医学和疫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最终因不堪受辱而选择自杀。
汤飞凡的生平简介
早年生活与教育
- 出生与家庭背景:汤飞凡1897年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由于清朝末年的战乱,家庭逐渐没落。
- 教育经历:汤飞凡15岁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17岁弃工学医,报考湘雅医专。他在湘雅医专期间表现出色,一年后通过英语考试,继续深造。
- 医学教育与留学:汤飞凡在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随后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奖学金,赴美深造。
职业生涯与成就
- 回国贡献:汤飞凡1929年回国,先后担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授等职务。他在抗战时期主持中央防疫处,研制出中国第一支青霉素。
- 疫苗研究:汤飞凡在疫苗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天花疫苗、沙眼疫苗等。他成功分离出沙眼病原体,并以身试毒,证明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政治风波与自杀:1958年,汤飞凡因岳父是国民党上将何键,在“拔白旗”运动中被打成“白旗”,遭受莫须有的罪名和羞辱,最终于1958年9月30日选择自缢身亡。
汤飞凡的死因
政治迫害与心理压力
- 政治背景:汤飞凡的岳父何键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使得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风波中成为靶子。1958年的“拔白旗”运动中,他被诬陷为“特务”和“间谍”,遭受极大的心理压力。
- 人言可畏:面对无端的指责和羞辱,汤飞凡感到极度孤独和无助。尽管他自认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但社会的舆论和压力最终让他不堪重负。
自缢身亡
1958年9月30日,汤飞凡在北京自缢身亡,时年61岁。他死前没有举行葬礼,也没有亲友在场,只有妻子默默地埋葬了他的骨灰。
对汤飞凡的纪念
荣誉与平反
- 纪念邮票:1992年,邮电部发行了一组纪念汤飞凡的邮票,以表彰他在微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平反昭雪:1979年,原卫生部为汤飞凡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并追加了“中国疫苗之父”的称号。
汤飞凡的一生充满了对医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在疫苗研究方面的成就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政治风波和人言可畏最终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尽管如此,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中国疫苗之父是谁?
中国疫苗之父是汤飞凡。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男,原名汤承烈,又名汤逸民,湖南醴陵人,。
汤飞凡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中国免疫学奠基人,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辛勤耕耘、勇于创新,为医学病毒学、免疫学的发展和生物制品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下是汤飞凡的主要贡献:
疫苗研发
- 狂犬病疫苗:汤飞凡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批狂犬疫苗,为预防狂犬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 白喉疫苗: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白喉疫苗,有效降低了白喉的发病率。
- 牛痘疫苗:汤飞凡的团队成功生产出牛痘疫苗,为消灭天花病毒奠定了基础。
- 黄热病疫苗:他还组织研发了黄热病疫苗,为预防黄热病做出了贡献。
沙眼病原体研究
汤飞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病原体,为沙眼的治疗和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这一发现被誉为“汤氏病毒”,对全球沙眼病的防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贡献
- 青霉素生产:在抗日战争期间,汤飞凡带领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生产出国产青霉素,挽救了无数抗日将士的生命。
- 公共卫生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主持组建了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疫苗之父在疫苗研发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在疫苗研发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
-
研制多种疫苗:
- 狂犬病疫苗:汤飞凡成功研制出中国的狂犬病疫苗,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 白喉疫苗:他研发的白喉疫苗有效降低了白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牛痘疫苗:汤飞凡领导的团队成功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牛痘疫苗,为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消灭了天花病毒,比世界其他地区早了16年。
- 青霉素:在抗战期间,汤飞凡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批青霉素,挽救了无数抗日将士的生命。
- 其他疫苗:他还研发了卡介苗、丙种球蛋白和黄热病疫苗等,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
-
沙眼病原体的发现:
- 汤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分离出沙眼病原体(衣原体)的人。他通过以身试毒的方法,证明了沙眼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这一发现为沙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沙眼的发病率大幅下降。
-
推动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
- 汤飞凡回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病毒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体系,推动了中国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他领导的中央防疫处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起点。
中国疫苗之父去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于1958年9月30日在北京辞世。
汤飞凡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中,为中国的防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分离出了沙眼衣原体,研制了中国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等,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被誉为“中国疫苗之父”。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汤飞凡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最终在1958年9月30日含冤离世,享年61岁。直到1980年,国际沙眼预防组织才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