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原则是确保儿童和成人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节点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
接种起始年龄
最小接种年龄
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例如,乙肝疫苗第1剂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卡介苗应在小于3月龄时完成。
这些规定确保了儿童在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时尽早获得保护,减少感染的风险。
推荐接种年龄
儿童应在达到相应年龄时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例如,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等应在小于12月龄或18月龄前完成。
早期接种有助于建立坚实的免疫基础,减少后期感染的可能性,并对未来的疫苗剂次接种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接种原则
不同疫苗同时接种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例如,卡介苗选择上臂接种,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不同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和接种时间,提高接种效率,同时减少因多次接种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接种间隔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28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疫苗未同时接种时,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合理的接种间隔可以确保疫苗在不同时间段内发挥作用,避免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免疫效果。
补种通用原则
补种年龄范围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小于18周岁人群,应尽早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例如,未完成脊灰疫苗第4剂的儿童应在小于5周岁前补种。
补种原则确保了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全面的免疫保护,减少因延迟接种导致的免疫空白期,降低感染风险。
补种具体要求
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例如,使用不同厂家的乙肝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灵活补种策略提高了疫苗接种的可行性和覆盖面,确保了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流行季节疫苗接种
全年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例如,流感疫苗在流行季节前接种。
全年接种计划确保了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前,儿童和成人都能获得免疫保护,减少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原则通过明确接种起始年龄、同时接种、补种通用和流行季节接种等措施,确保了儿童和成人能够获得全面、及时的免疫保护,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这些原则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免疫覆盖率,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表是怎样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表如下:
出生时
-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1月龄
- 乙肝疫苗第1剂:预防乙型肝炎。
2月龄
- 脊灰灭活疫苗(IPV):预防脊髓灰质炎。
- 百白破疫苗第1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3月龄
- 百白破疫苗第2剂。
- 脊灰灭活疫苗(IPV)第2剂。
4月龄
- 脊灰灭活疫苗(IPV)第3剂。
- 百白破疫苗第3剂。
5月龄
- 百白破疫苗第4剂。
6月龄
- 乙肝疫苗第3剂。
- 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
- 麻腮风疫苗第1剂: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9月龄
- 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
12月龄
-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预防甲型肝炎。
18月龄
- 百白破疫苗加强剂。
- 麻腮风疫苗第2剂。
24月龄
- 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
3周岁
-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周岁
- 脊灰疫苗第4剂:预防脊髓灰质炎。
5周岁
- 白破疫苗:预防白喉、破伤风。
6周岁
-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
- 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
哪些人群可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以下人群可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儿童: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主要针对0-6岁儿童,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
- 建议在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相应剂次的接种,如乙肝疫苗第1剂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卡介苗应在小于3月龄完成等。
-
青少年:
- 青少年需要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加强免疫,如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等。
-
老年人:
- 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传染病,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
-
免疫缺陷人群:
- 包括HIV/AIDS患者、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应优先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
易感人群:
- 如流感季节的孕妇、慢性病患者、医护人员等,应根据需要接种相关疫苗。
-
特定职业人群:
- 如医务人员、教师、食品从业人员等,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
-
出国(境)人员:
- 在国外可能面临不同传染病威胁的人员,应提前接种相关疫苗,如黄热病疫苗、炭疽疫苗等。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费用如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接种单位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这意味着,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都是免费提供的,接种者无需支付疫苗费用和接种服务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免疫规划疫苗本身是免费的,但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费用,例如注射器的费用等。此外,如果需要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即自费疫苗),则需要支付相应的疫苗费用和接种服务费,具体费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