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是否包含11种疫苗是许多家长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问题。根据最新的信息,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已经有所增加,以下将详细介绍当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和实施情况。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
当前疫苗种类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已达14种:根据国家疾控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达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
- 具体疫苗种类:这些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
历史疫苗种类
- 早期疫苗种类:在2007年之前,国家免疫规划主要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11种疫苗。
- 扩展过程:自2007年起,国家免疫规划逐步扩大了疫苗种类,先后纳入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联合疫苗等,形成了目前的14种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时间和目标
实施时间
- 起始时间:国家免疫规划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最初的目标是到2010年,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8种疫苗的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
- 调整时间:近年来,国家免疫规划根据疾病防控需要和疫苗需求进行了多次调整,最新的调整包括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
目标
- 提高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适龄儿童的接种率达到90%以上。
- 消除特定疾病:通过扩大免疫规划,国家旨在消除麻疹、控制乙肝等传染病,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国家免疫规划的覆盖人群
主要覆盖人群
- 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主要覆盖0-6岁的适龄儿童,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免疫保护。
- 扩展覆盖范围:近年来,国家免疫规划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包括青少年和成人,特别是针对一些高风险人群。
特殊人群
- 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弱势群体:国家免疫规划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的儿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免疫保护。
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包含14种疫苗,旨在预防和控制15种传染病。自2007年起,国家免疫规划逐步扩大了疫苗种类和实施范围,确保适龄儿童和特定人群能够获得必要的免疫保护。通过不断优化免疫策略和提高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在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免疫规划的具体疫苗有哪些
截至2024年,国家免疫规划的具体疫苗种类如下:
-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 脊灰灭活疫苗(IPV):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 脊灰减毒活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 百白破疫苗(DTaP):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 白破疫苗(DT):预防白喉和破伤风。
- 麻腮风疫苗(MMR):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C):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乙脑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 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 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 炭疽疫苗:预防炭疽。
成年人是否需要接种某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成年人需要接种某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成年人需要接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乙肝疫苗:适用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成年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体液的人员等。
- 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一次,适用于所有≥18岁的无禁忌症成人,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推荐给2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 带状疱疹疫苗:建议≥50岁的成年人接种,以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
- 甲肝疫苗:适用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成年人,尤其是旅行者、食品处理人员和医护人员。
- 戊肝疫苗:推荐给16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经常外出就餐者和备孕女性。
成年人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 预防疾病: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 保护他人:通过接种疫苗,成年人可以间接保护家人、朋友和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如儿童和老年人。
- 提高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下降,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程序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规定如下:
乙肝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3剂次,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 接种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剂次10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每剂次10μg或20μg。
- 其他事项: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第1、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
卡介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出生时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皮内注射。
- 接种剂量:0.1ml。
- 其他事项:出生后尽快接种,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脊髓灰质炎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PV),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 接种途径:IPV为肌内注射,OPV为口服。
- 接种剂量:IPV每剂次0.5ml,OPV糖丸剂型每次1粒,液体剂型每次2滴(约0.1ml)。
- 其他事项:若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过IPV或含IPV成分的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
百白破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1剂次,18-24月龄加强1剂次。
- 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 接种剂量:0.5ml。
- 其他事项:第1、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
白破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周岁时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 接种剂量:0.5ml。
麻腮风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8月龄接种1剂次,18-24月龄加强1剂次。
-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 接种剂量: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 接种剂量:0.5ml。
- 其他事项:第1、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12个月。
A群流脑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6-18月龄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 接种剂量:30μg/0.5ml。
- 其他事项:第1、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3个月。
A+C群流脑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 接种剂量:100μg/0.5ml。
- 其他事项: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3年。
甲肝减毒活疫苗
- 接种对象及剂次:18月龄接种1剂次。
- 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 接种剂量:1ml。